|
春日灞亭同苗員外寄皇甫侍御(一作庾侍郎) / 作者:盧綸 |
坐見春云暮,無因報所思。
川平人去遠,日暖雁飛遲。
對酒山長在,看花鬢自衰。
誰堪登灞岸,還作舊鄉悲。
|
|
春日灞亭同苗員外寄皇甫侍御(一作庾侍郎)解釋: 《春日灞亭同苗員外寄皇甫侍御(一作庾侍郎)》是唐代盧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春日灞亭同苗員外寄皇甫侍御(一作庾侍郎)
坐見春云暮,無因報所思。
川平人去遠,日暖雁飛遲。
對酒山長在,看花鬢自衰。
誰堪登灞岸,還作舊鄉悲。
譯文:
坐在灞亭上,看著春天的云彩漸漸西落,
卻無法抒發內心的思念之情。
故鄉的人已遠去,川平的景色在遙遠的地方,
溫暖的陽光下,候鳥的歸來卻遲遲不見。
舉杯對酒,山巒依舊矗立在那里,
卻看著自己的發鬢逐漸凋零。
有誰能夠登上灞岸,仍然為舊鄉的離別而悲傷。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灞亭上的景象和內心的情感。灞亭是唐代長安城外的一處名勝,而盧綸在此時似乎正與苗員外一同觀賞春天的景色。
詩的開頭,作者坐在灞亭上,看著春天的云彩漸漸西落,黃昏將至。然而,他無法將內心的思念之情傳達出來,感嘆自己無法找到合適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感受。
接下來,詩中描述了故鄉的人已經離去,而川平的景色卻在遙遠的地方,仿佛作者與故鄉相隔甚遠。盡管陽光溫暖,但候鳥的歸來卻遲遲不見,暗示著作者對故鄉的思念之情。
在詩的結尾,作者舉起酒杯,山巒依舊矗立在那里,但作者的發鬢卻逐漸凋零,表達了時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有限。他感嘆誰能夠登上灞岸,仍然為舊鄉的離別而悲傷,暗示著對故鄉和過去的懷念之情。
整首詩情感抒發含蓄而深沉,揭示了作者在異鄉的困頓和對故鄉的思念之情。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對個人情感的表達,詩詞呈現出一種離愁別緒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