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何召下第后歸蜀 / 作者:盧綸 |
褒斜行客過,棧道響危空。
路濕云初上,山明日正中。
水程通海貨,地利雜吳風。
一別金門遠,何人復薦雄。
|
|
送何召下第后歸蜀解釋: 《送何召下第后歸蜀》是唐代詩人盧綸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褒斜行客過,棧道響危空。
路濕云初上,山明日正中。
水程通海貨,地利雜吳風。
一別金門遠,何人復薦雄。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送行的場景,送別的對象是名叫何召的考取下第(科舉考試的一種稱號)后返回蜀地(指四川)的行人。詩中通過描寫自然景物和旅途中的變化,表達了詩人對行人的祝福和別離之情。
賞析:
這首詩運用了簡潔而意境深遠的語言,通過描寫自然景物和旅程中的變化,表達了詩人對別離的情感和對行人前程的祝福。
首兩句“褒斜行客過,棧道響危空。”描繪了行人經過險峻的山路,棧道的踏板在高處回響,給人以危險和刺激的感覺。
接著,“路濕云初上,山明日正中。”描述了早晨的景色,路面潮濕,云霧剛剛升起,太陽正好升到山的中間,展現了一幅清新明亮的山水畫面。
“水程通海貨,地利雜吳風。”這兩句表達了行人所經之地的地理優勢,水路連接海洋,可以通行貨物,地理位置也受到吳地(指江蘇地區)風俗的影響,展示了地域之間的聯系和交流。
最后兩句“一別金門遠,何人復薦雄。”表達了詩人與行人的離別之情,金門指的是科舉考試的金榜,意味著行人離別科舉殿試的殿試場,遠離了功名利祿。詩人疑問著,有誰能夠再次推薦這位有才能的行人呢?
整首詩通過對行人旅途中的景物描寫和情感表達,展示了詩人對行人的祝福和對行人前程的思念和期望。同時,詩中還融入了對地理環境和科舉制度的描繪,使詩意更加豐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