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如玉壺冰 / 作者:盧綸 |
玉壺冰始結,循吏政初成。
既有虛心鑒,還如照膽清。
瑤池慚洞澈,金鏡讓澄明。
氣若朝霜動,形隨夜月盈。
臨人能不蔽,待物本無情。
怯對圓光里,妍蚩自此呈。
|
|
清如玉壺冰解釋: 《清如玉壺冰》是唐代詩人盧綸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清如玉壺冰》
玉壺冰始結,
循吏政初成。
既有虛心鑒,
還如照膽清。
瑤池慚洞澈,
金鏡讓澄明。
氣若朝霜動,
形隨夜月盈。
臨人能不蔽,
待物本無情。
怯對圓光里,
妍蚩自此呈。
譯文:
玉壺冰開始凝結,
按照吏治政策初步完成。
既然有虛心審視的能力,
就像照亮膽識一樣清澈。
瑤池感到自愧不如清澈透明的洞,
金鏡自愿讓出澄明的光彩。
氣質如同朝霜的動人,
形象如同夜月的圓滿。
面對他人能夠不受遮蔽,
對待物事本來沒有情感。
膽怯地面對圓滿的光芒里,
美麗的形影從此呈現。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玉壺冰為象征,描述了一種純凈透明的境界。作者通過比喻和象征手法,表達了自己追求純潔和明白的心態。
詩的開篇,玉壺冰始結,喻指清澈純凈的境界開始形成。吏治政策初步完成,意味著社會秩序逐漸整頓,帶來了一種清明的氛圍。
接下來,詩人表達了自己具備虛心鑒察的能力,能夠清楚地辨識事物的本質。他的心境如同照亮膽識一樣清澈明亮。
詩的第三、四句以瑤池和金鏡作比,表達了詩人對自己境界的謙遜。瑤池慚愧地感嘆自己不如洞穴那樣清澈透明,金鏡則自愿讓出自己的澄明光彩,以彰顯詩人的純潔。
在接下來的兩句中,詩人將自己的氣質比作朝霜,將形象比作夜月。朝霜動人,夜月圓滿,表達了詩人內心的高尚情操和完美境界。
接著,詩人表示自己面對他人時能夠不受遮蔽,不受偏見影響。對待物事本來沒有情感,表達了詩人對世事的超然態度。
最后兩句中,詩人以怯對圓光的方式,形容自己的美麗形影在這純凈的境界中展現出來。
整首詩以象征手法呈現了純潔透明的境界,表達了詩人追求高尚境界和純凈心靈的愿望。同時,通過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傳遞了對于清澈明亮的追求和對美好境界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