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食 / 作者:盧綸 |
孤客飄飄歲載華,況逢寒食倍思家。
鶯啼遠墅多從柳,人哭荒墳亦有花。
濁水秦渠通渭急,黃埃京洛上原斜。
驅車西近長安好,宮觀參差半隱霞。
|
|
寒食解釋: 《寒食》是唐代文學家盧綸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孤客飄飄歲載華,
況逢寒食倍思家。
鶯啼遠墅多從柳,
人哭荒墳亦有花。
濁水秦渠通渭急,
黃埃京洛上原斜。
驅車西近長安好,
宮觀參差半隱霞。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孤獨客人在寒食節時的思鄉之情。詩中表達了對家鄉的思念,同時也展現了大自然和人類生命的變幻。
賞析:
這首詩以寒食節為背景,通過寫景與抒懷相結合的手法,表達了詩人對家鄉的思鄉之情。詩的前兩句“孤客飄飄歲載華,況逢寒食倍思家。”表達了詩人身在他鄉,倍感思鄉之苦。接下來的兩句“鶯啼遠墅多從柳,人哭荒墳亦有花。”通過對鶯鳥啼叫和人們哭泣的描寫,傳達了生命的繼續與變幻,以及人類情感的復雜性。
接下來的兩句“濁水秦渠通渭急,黃埃京洛上原斜。”描繪了黃河的渾濁以及秦渠和渭河的湍急,通過這些景色的描繪,進一步強調了歲月的流轉和時光的飛逝。
最后兩句“驅車西近長安好,宮觀參差半隱霞。”則描繪了詩人驅車向西接近長安的情景,長安作為當時的首都,象征著繁華與榮耀。宮觀參差半隱在霞光中,給人以一種夢幻般的感覺,同時也展示了長安城的壯麗景色。
整首詩通過對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觀的描繪,表達了詩人懷鄉之情,以及對時光流轉和生命變幻的思考。它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示了唐代詩歌的特點,同時也表達了人類情感和生命的脆弱與堅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