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鷓鴣(觀潮) / 作者:蘇軾 |
碧山影里小紅旗。
儂是江南踏浪兒。
拍手欲嘲山簡醉,齊聲爭唱浪婆詞。
西興渡口帆初落、漁浦山頭日未欹。
儂欲送潮歌底曲,尊前還唱使君詩。
|
|
瑞鷓鴣(觀潮)解釋:
《瑞鷓鴣(觀潮)》是一首宋代蘇軾創作的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碧山影里小紅旗,
儂是江南踏浪兒。
拍手欲嘲山簡醉,
齊聲爭唱浪婆詞。
西興渡口帆初落,
漁浦山頭日未欹。
儂欲送潮歌底曲,
尊前還唱使君詩。
中文譯文:
在碧山的影子里有一面小紅旗,
你是江南踏浪的孩子。
拍手欲嘲笑山間的醉客,
一齊高聲唱起漁家女的歌詞。
西興渡口,帆剛剛落下,
漁浦山頭,太陽還未沉下。
你想唱一曲送別潮水的歌,
在尊前再唱一首使君的詩。
詩意和賞析:
《瑞鷓鴣(觀潮)》描繪了一個江南地區的景象,以及人們在觀賞潮水時的情景。詩中通過生動的描寫,展現了江南地區的山水美景和人們的生活情趣。
首先,詩人描述了碧山的影子里飄揚著一面小紅旗,這里可以理解為江南地區特有的景色和氛圍。接著,詩人稱贊自己是江南踏浪的孩子,表達了對江南水鄉的熱愛和自豪。
接下來的兩句詩中,詩人描述了一幅歡樂的場景:人們拍手嘲笑山間的醉客,爭相高聲唱起漁家女的歌詞。這里展現了江南地區人們熱情奔放的性格和對生活的享樂態度。
隨后,詩人描述了西興渡口帆剛剛落下,漁浦山頭太陽還未沉下的景象,這里描繪了傍晚的江南美景。最后兩句詩,詩人表達了自己想要唱一曲送別潮水的歌,然后再在尊者面前唱一首使君(指高官顯貴)的詩。這里可以理解為詩人以詩歌表達自己的情感和對生活的熱愛,同時也展示了詩人對傳統文化的尊重和推崇。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江南景色和人們生活情趣的描繪,展現了蘇軾對江南地區的熱愛和對生活的享樂態度。詩中充滿了歡樂和活力,同時也透露出對傳統文化的敬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