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絳唇(己巳重九和蘇堅) / 作者:蘇軾 |
我輩情鐘,古來誰似龍山宴。
而今楚甸。
戲馬余飛觀。
顧謂佳人,不覺秋強半。
箏聲遠。
鬢云吹亂。
愁入參差雁。
|
|
點絳唇(己巳重九和蘇堅)解釋:
《點絳唇(己巳重九和蘇堅)》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作品。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
我輩情鐘,古來誰似龍山宴。
而今楚甸,戲馬余飛觀。
顧謂佳人,不覺秋強半。
箏聲遠,鬢云吹亂。
愁入參差雁。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內心深處的情感和對逝去時光的回憶。以下是對詩詞的詩意和賞析:
詩的開頭,蘇軾以“我輩情鐘”來表達自己與眾不同的感情,他認為自己的情感是獨特而珍貴的。接著,他提到了古代的龍山宴,這是一場盛大的宴會,象征著豪華和榮耀。通過與這樣的宴會相比較,蘇軾暗示自己的情感與這些豪華不相稱,可能是因為自己的境遇或者個人經歷。
然后,蘇軾轉移到現實,他提到了楚甸,可能是指楚國的地方。他描述了觀賞戲馬的場景,戲馬是一種古代的娛樂活動,常常在宴會上進行。這里的“余飛觀”表示自己只是旁觀者,與其中的歡樂和豪華相比,他的身份顯得渺小。
緊接著,蘇軾提到了一位佳人,他與她進行對話。他稱她為“佳人”,表示她的美貌和優雅。然而,他的表情卻帶有一絲憂愁,他說自己沒有察覺到秋天的嚴寒已經過了一半,這里的“秋強半”意味著時間的流逝和歲月的無情。
詩的結尾,蘇軾用音樂和自然的意象來表達內心的愁苦。他說箏聲遠,表示音樂的聲音遙遠而凄涼。同時,他的鬢發也被風吹亂,暗示他內心的紛亂和不安。最后一句“愁入參差雁”,描繪了凄涼的景象,表達了蘇軾內心深處的憂傷和孤獨。
整首詩詞通過對比和意象的運用,表達了蘇軾對逝去時光和個人遭遇的思考和感慨。他以自己獨特的情感和境遇,與古代的豪華宴會進行對比,暗示自己的情感與時光的流逝不相稱。在現實中,他感嘆自己的渺小與孤獨,與他的佳人對話時又流露出憂愁和不安。整首詩詞以音樂和自然的意象作為象征,突出了作者內心的愁苦和孤獨之感,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