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浣溪沙(春情) / 作者:蘇軾 |
桃李溪邊駐畫輪。
鷓鴣聲里倒清尊。
夕陽雖好近黃昏。
香在衣裳妝在臂,水連芳草月連云。
幾時歸去不銷魂。
|
|
浣溪沙(春情)解釋:
《浣溪沙(春情)》是蘇軾的作品,描繪了春天的景色和濃郁的情感。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桃李滿溪邊,停下畫輪。
杜鵑的鳴聲傳來,清酒倒在杯中。
盡管夕陽美麗,黃昏已近。
花香縈繞衣袖,妝容仍在臂彎。
水連綿不斷,芳草間點綴月云。
何時才能歸去,不再憂心忡忡。
詩意:
《浣溪沙(春情)》通過描繪春天的景象和情感的表達,展現了詩人對美好時光的向往和對歸鄉的期待。詩中融入了大自然的元素,以及詩人對花香、夕陽和水景的描繪,表達了對美的追求和感受。同時,詩中也透露出對歸鄉的渴望,詩人希望能夠回到故鄉,擺脫紛擾的世俗之憂,追求內心的寧靜與自由。
賞析:
這首詩詞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春天的景色和情感。首句“桃李溪邊駐畫輪”,通過描繪桃李花的盛開,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充滿生機和美好的春天的畫面。接著,詩人用“鷓鴣聲里倒清尊”來描繪鳥鳴和清酒的美好,展示了享受春天的愉悅和情感的高漲。
詩的后半部分,詩人以夕陽、芳草、月云和水的連綿來豐富詩歌的意境。詩人通過描繪花香縈繞衣袖、妝容仍在臂彎,表達了對美的追求和對生活的熱愛。然而,最后兩句“幾時歸去不銷魂”,表達了詩人對故鄉的思念和對歸鄉的向往。詩人希望能夠回到故鄉,遠離塵囂,追求內心的寧靜和永恒的美好。
整首詩詞以細膩的描寫、清新的意境和豐富的情感展示了蘇軾獨特的藝術風格。通過對春天景物的描繪和情感的表達,詩人喚起了讀者對美好時光和回歸自然的向往。這首詩詞展示了蘇軾對自然和人情的細膩觸動,以及對心靈歸宿的思考和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