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連吳會嗟何蹙,民是周余不半存出自哪一首詩以及相關介紹 |
“地連吳會嗟何蹙,民是周余不半存”是出自《劉基》創作的“社日偶成奉呈石末公”,總共“4”句,當前“地連吳會嗟何蹙,民是周余不半存”是出自第3句。
“地連吳會嗟何蹙,民是周余不半存”解釋: 這兩句詩出自劉基的《社日偶成奉呈石末公》,描繪了詩人對當時社會狀況的感慨。具體解釋如下: “地連吳會嗟何蹙”——這里的“吳會”指的是古代吳國和越國的故地,大致相當于今天的江蘇南部和浙江一帶。詩人感嘆這一片土地雖然連接著吳會之地,但如今卻顯得如此狹小局促。“嗟何蹙”表達了詩人對國土被分割、疆域縮小的無奈與哀嘆。 “民是周余不半存”——“周余”指的是周朝遺民或后裔。這里借指生活在這一地區的人民。詩人感嘆這些曾經屬于周朝領土上的居民,如今只剩下不到一半的人口了。“不半存”反映了戰亂頻繁、人口銳減的社會現實。 這兩句詩通過描繪地理環境的狹小和人口的稀少,表達了詩人對國家分裂、民生凋敝的深切憂慮。劉基作為明朝初年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文學家,他對于社會現狀有著敏銳的洞察力,并且常常在詩歌中流露出對時局的關注與思考。在這首詩中,他對社日(古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所見景象進行了描繪,借此表達了對國家命運和個人生活的感慨。
查看完整“地連吳會嗟何蹙,民是周余不半存”相關詩詞以及介紹... >>
上一句:地連吳會嗟何蹙,民是周余不半存 的上一句
下一句:地連吳會嗟何蹙,民是周余不半存 的下一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