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歌子(暮春) / 作者:蘇軾 |
紫陌尋春去,紅塵拂面來。
無人不道看花回。
惟見石榴新蕊、一枝開。
冰簟堆云髻,金尊滟玉醅。
綠陰青子相催。
留取紅巾千點、照池臺。
|
|
南歌子(暮春)解釋:
《南歌子(暮春)》是宋代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紫色的街道上尋找春天的蹤跡,
紅塵中的塵埃撲面而來。
無人不說看花的時候已經回來了。
只見石榴樹上新鮮的花蕾,一朵正在綻放。
冰涼的席子堆成云朵般的發髻,
金色的酒杯中蕩漾著美玉般的醇釀。
綠蔭下,青年們互相催促。
留下千點紅色的花瓣,照亮池塘的臺階。
詩意:
這首詩以南方的春天為背景,描繪了一個暮春時分的景象。詩人通過描繪街道上的紫色和紅塵的對比,表現了春天的到來。人們都在交談著春天的跡象已經出現,石榴樹上的花蕾正在綻放。詩中還描繪了一個宴會場景,冰涼的席子象征著清涼和高雅,金色的酒杯和美玉般的醇釀則代表著奢華和美好。青年們在綠蔭下相互催促,期待著春天的美好。最后,詩人留下了紅色的花瓣,照亮池塘的臺階,象征著詩人對美好事物的留戀和追求。
賞析:
這首詩詞以其細膩的描寫和富有意境的語言,展現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機。蘇軾通過對色彩的運用,將紫色與紅色相對照,突出了春天的明媚和喜慶。他巧妙地運用了對比手法,表現了春天的到來帶給人們的喜悅和期待。描述石榴樹上的新鮮花蕾和宴會場景,則展現了春天的繁華和奢華。最后,詩人通過留下紅色的花瓣照亮池塘的臺階,傳遞了他對美好事物的珍愛和追求,并使整首詩詞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這首詩詞通過對春天景象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對生活的熱愛。它展示了蘇軾獨特的藝術才華和對自然美的敏感,使讀者能夠感受到春天的喜悅和生機,同時也引發讀者對于美好事物的思考和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