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漁家傲(贈曹光州) / 作者:蘇軾 |
些小白須何用染。
幾人得見星星點。
作郡浮光雖似箭。
君莫厭。
也應勝我三年貶。
我欲自嗟還不敢。
向來三郡寧非忝。
婚嫁事稀年冉冉。
知有漸。
千鈞重擔從頭減。
|
|
漁家傲(贈曹光州)解釋:
《漁家傲(贈曹光州)》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些小白須何用染。
幾人得見星星點。
作郡浮光雖似箭。
君莫厭。
也應勝我三年貶。
我欲自嗟還不敢。
向來三郡寧非忝。
婚嫁事稀年冉冉。
知有漸。
千鈞重擔從頭減。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蘇軾對自己境遇的反思和自嘲。他以漁家為喻,表達了自己的豪情壯志和堅守初心的態度。詩中提到了自己的貶謫經歷,以及在貶謫中依然保持對才華和品德的自信和自尊。蘇軾表達了對命運的無奈,但仍然積極樂觀地面對困境。
賞析:
這首詩通過漁家生活的比喻,展現了蘇軾在逆境中的樂觀態度和堅強意志。他用"些小白須何用染"來形容自己的頭發,意味著即使年華漸老,也不必刻意改變自己的容貌。"幾人得見星星點"表達了他的才華在貶謫之中仍能閃耀。"作郡浮光雖似箭"形容他的才華即使在貶謫之地也能迅速得到認可。"君莫厭"表達了蘇軾對讀者的期望,希望讀者不要嫌棄他因貶謫而受到的限制。
接下來,蘇軾表達了自己對命運的無奈,他渴望自我抱怨,但又不敢嗟嘆。他自豪地說自己在三個州任職時始終保持廉潔,沒有辜負任職之責。"婚嫁事稀年冉冉"指的是蘇軾遲遲沒有娶妻的事情,他認為這是因為自己的貶謫導致了婚姻的推遲。最后,蘇軾提到了"千鈞重擔從頭減",意味著他貶謫使得他的職責減輕,但他仍然堅守初心。
整首詩以自嘲和自省為主題,展現了蘇軾在逆境中的樂觀和堅強。他以漁家生活的比喻,通過簡潔而富有感情的語言,表達了對命運的無奈和對自己才華的自信。這首詩展示了蘇軾獨特的寫作風格和對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深受后世文人的喜愛和推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