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減字木蘭花 / 作者:蘇軾 |
憑誰妙筆。
橫掃素縑三百尺。
天下應無。
此是錢塘湖上圖。
(蘇軾)
一般奇絕。
云淡天高秋夜月。
費盡丹青。
只這些兒畫不成。
(仲殊)
|
|
減字木蘭花解釋:
《減字木蘭花》是宋代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憑誰妙筆。橫掃素縑三百尺。
天下應無。此是錢塘湖上圖。
一般奇絕。云淡天高秋夜月。
費盡丹青。只這些兒畫不成。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幅畫作,畫中描繪了一株木蘭花。蘇軾在詩中表達了對這幅畫作的贊美和敬佩。他認為這幅畫作的筆法精妙,以一筆橫掃長達三百尺的素縑,使得整個天下都應該沒有比這更出色的畫作了。畫作展現了錢塘湖上的景色,給人一種云淡天高的秋夜月色的感覺。盡管畫家費盡心思描繪,但他覺得這些畫作還是不能完美地表達出所想要表達的意境。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有力的語言描繪了一幅畫作的景象,并表達了作者對畫作的贊美之情。通過幾個簡潔的詞語和意象,詩中展現了畫作的壯麗和獨特之處。蘇軾通過使用"橫掃素縑三百尺"的描寫方式,強調了畫作的氣勢和威力。他認為這幅畫作在筆觸和構圖方面都達到了非凡的藝術成就,超越了其他所有的畫作,成為獨一無二的存在。詩中的"云淡天高秋夜月"描繪了畫作中的景色,給人一種寧靜、高遠的感覺。最后兩句表達了畫家費盡心思,但卻覺得畫作還沒有完全表達出他的意境,這種對藝術的追求和不滿足是藝術家常常面對的情感。
整首詩詞通過簡潔而有力的語言,展現了蘇軾對一幅畫作的贊美和敬佩之情,同時也表達了對藝術的追求和不滿足。作者通過對畫作的描繪,將讀者帶入一個寧靜而高遠的美景中,讓人感受到詩人對美的追求和對藝術的無限想象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