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漁家傲(金陵賞心亭送王勝之龍圖·王守金陵,視事一日移南郡) / 作者:蘇軾 |
千古龍蟠并虎踞。
從公一吊興亡處。
渺渺斜風吹細雨。
芳草渡。
江南父老留公住。
公駕飛車凌彩霧。
紅鸞驂乘青鸞馭。
卻訝此洲名白鷺。
非吾侶。
翩然欲下還飛去。
|
|
漁家傲(金陵賞心亭送王勝之龍圖·王守金陵,視事一日移南郡)解釋:
《漁家傲(金陵賞心亭送王勝之龍圖·王守金陵,視事一日移南郡)》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千古龍蟠并虎踞。
從公一吊興亡處。
渺渺斜風吹細雨。
芳草渡。
江南父老留公住。
公駕飛車凌彩霧。
紅鸞驂乘青鸞馭。
卻訝此洲名白鷺。
非吾侶。
翩然欲下還飛去。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金陵(今南京)的景色和情感。詩人蘇軾以金陵為背景,表達了對王勝之龍圖的祝福和離別之情。
首句“千古龍蟠并虎踞”形象地描繪了金陵城的壯麗景象,長龍蟠屈,虎踞在一起,意味著這個地方歷史悠久、地勢險要。
接下來的兩句“從公一吊興亡處。渺渺斜風吹細雨。”表達了詩人對王勝之龍圖的敬佩之情。詩人說自己與王勝之一同感嘆歷史興衰的變遷之處,仿佛感嘆著千年的滄桑。渺渺斜風吹細雨,形容了金陵的秋天景色,給人一種凄涼的感覺。
接下來的兩句“芳草渡。江南父老留公住。”描繪了江南地區的宜人景色和人情味。芳草渡指的是江邊的草地,詩人稱之為“芳草”,形容其美好。江南的父老們留住了王勝之,表達了對他的敬重和歡迎之意。
再接下來的三句“公駕飛車凌彩霧。紅鸞驂乘青鸞馭。卻訝此洲名白鷺。”形象地描繪了王勝之離開的場景。王勝之駕馭著華麗的馬車,穿越彩色的霧氣,坐在紅色的鸞車上,由青色的鸞馭引領,離開了金陵。詩人感嘆這片土地的名聲并不是為他所留,如同白鷺一般,不屬于自己的同伴。
最后兩句“非吾侶。翩然欲下還飛去。”表達了詩人的離別之情和對王勝之的祝福。詩人自稱與王勝之并非同伴,感嘆彼此的差別。最后詩人以“翩然”形容王勝之的離去,表達了他的祝愿,希望王勝之在新的地方繼續展翅高飛。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金陵的壯麗景色和詩人對王勝之的祝福,展示了蘇軾對自然和人文之美的敏銳觀察,同時表達了作者對離別和變遷的深切感受。整首詩詞以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為背景,通過細膩而凄美的描寫,傳遞出作者對友人離去的惋惜和祝福之情,以及對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