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蝶戀花(密州冬夜文安國席上作) / 作者:蘇軾 |
簾外東風交雨霰。
簾里佳人,笑語如鶯燕。
深惜今年正月暖。
燈光酒色搖金盞。
摻鼓漁陽撾未遍。
舞褪瓊釵,汗濕香羅軟。
今夜何人吟古怨。
清詩未就冰生硯。
|
|
蝶戀花(密州冬夜文安國席上作)解釋:
《蝶戀花(密州冬夜文安國席上作)》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簾外東風交雨霰。
簾里佳人,笑語如鶯燕。
深惜今年正月暖。
燈光酒色搖金盞。
摻鼓漁陽撾未遍。
舞褪瓊釵,汗濕香羅軟。
今夜何人吟古怨。
清詩未就冰生硯。
中文譯文:
簾外東風交著雨雪。
簾內佳人,笑語如同鶯燕。
深感惋惜今年正月暖和。
燈光和酒色搖曳著金酒杯。
摻著鼓聲,漁陽鞭子未被完全敲響。
舞褪去了瓊釵,汗水濕透了香羅絹。
今夜有誰吟唱古老的怨念?
清雅的詩詞尚未寫成,冰已經結在硯臺上。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蘇軾在一個冬夜的場景。詩中通過描寫簾外的東風交著雨雪,簾里的佳人笑語如鶯燕,展現了寒冷冬夜中的溫暖與生機。然而,作者深感惋惜,因為這個正月本應寒冷,但卻暖和異常。燈光和酒色搖曳著金酒杯,給整個場景增添了熱鬧和喧囂的氛圍。
詩中出現了摻著鼓聲的漁陽撾(漁陽鞭子),意味著節奏未被完全敲響,預示著這個冬夜的歡樂仍未達到高潮。舞褪去了美麗的瓊釵,佳人汗濕了香羅絹,這些描寫表達了舞者的熱情和活力,同時也強調了歡樂的氛圍。
最后兩句表達了蘇軾對今夜吟唱古老怨念的思考,暗示了作者內心深處的情感。清雅的詩詞尚未完成,而冰卻已經結在硯臺上,這種對創作的渴望和無奈的心情,展示了作者的才情和對詩文創作的追求。
整首詩詞通過描寫冬夜的景象、氛圍和情感,展示了作者內心的感受和思考,既有熱鬧喧囂的慶祝場景,又有對創作不易和世事無常的反思,充滿了對生活和藝術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