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菩薩蠻(感舊) / 作者:蘇軾 |
玉笙不受朱唇暖。
離聲凄咽胸填滿。
遺恨幾千秋。
恩留人不留。
他年京國酒。
泫淚攀枯柳。
莫唱短因緣。
長安遠似天。
|
|
菩薩蠻(感舊)解釋:
《菩薩蠻(感舊)》是宋代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玉笙不受朱唇暖。
離聲凄咽胸填滿。
遺恨幾千秋。
恩留人不留。
他年京國酒。
泫淚攀枯柳。
莫唱短因緣。
長安遠似天。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蘇軾對過去時光的思念和對逝去情人的深深遺憾之情。詩中以離別之音作為象征,將離別的傷感和冷寂之感表現得淋漓盡致。詩人感慨萬分,留戀過去的恩愛情誼,但是時光已逝,情人已遠,無法再相聚。他表達了對京都的思念,期待將來能夠再次相聚,但又擔心可能永遠無法實現。最后,他將長安的距離與天空相比,表達了長久的離別之苦。
賞析:
《菩薩蠻(感舊)》一詩以蘇軾獨特的感慨和情感表達了詩人對逝去時光和逝去情人的懷念之情。玉笙不受朱唇暖的描寫,凄咽的離聲填滿胸膛,表現了離別之后的傷感和孤獨。詩中的“遺恨幾千秋”表達了對逝去情人的深深遺憾和留戀之情,而“恩留人不留”則表達了離別時情人的無奈和無法挽留的現實。詩人期待將來再相聚,對京國的酒充滿了希望,但又深感現實的殘酷,淚水濕透了攀爬的枯柳。最后兩句“莫唱短因緣,長安遠似天”表達了對長久離別的痛苦,將長安的遙遠與天的高遠相比,更加突出了離別的苦楚。
整首詩抒發了作者對過去時光和逝去情人的懷念之情,展現了蘇軾對離別的傷感和對未來的期許,同時也表達了對現實的無奈和痛苦。這首詩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獨特的表達方式,展現了蘇軾獨有的才情和對人生離別的思考,被譽為宋代愛情詩的經典之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