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漁家傲(七夕) / 作者:蘇軾 |
皎皎牽牛河漢女。
盈盈臨水無由語。
望斷碧云空日暮。
無尋處。
夢回芳草生春浦。
鳥散余花紛似雨,汀洲蘋老香風度。
明月多情來照戶。
但攬取。
清光長送人歸去。
|
|
漁家傲(七夕)解釋:
《漁家傲(七夕)》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皎皎牽牛河漢女。
盈盈臨水無由語。
望斷碧云空日暮。
無尋處。
夢回芳草生春浦。
鳥散余花紛似雨,
汀洲蘋老香風度。
明月多情來照戶。
但攬取。
清光長送人歸去。
詩意:
這首詩是蘇軾在七夕節(中國傳統情人節)創作的,以漁家傲的形式表達了對愛情的思念和情感。詩中描繪了一位美麗的河漢女子,她站在水邊,靜靜地凝望著遠處的碧云和夕陽。她無法找到表達內心情感的方式,只能默默地望著遠方。詩人在詩中表達了對愛情的向往和渴望,以及對美好時光的回憶和懷念。
賞析:
這首詩以蘇軾獨特的筆觸展現了對愛情的思念和對美好時光的追憶。詩中的牽牛河漢女象征著傳說中的織女,而碧云和明月則象征著浪漫的夏夜和純潔的愛情。詩人通過描繪夕陽下的美景,以及芳草生春浦和鳥散余花紛似雨的意象,營造了一種溫馨、浪漫的氛圍。
詩中的“無尋處”和“但攬取”表達了詩人對美好時光的渴望和追求。明月的照耀象征著詩人對愛情的希冀和期待,同時也象征著美好時光的流逝。詩人將明月的清光與人的離去相聯系,傳遞出對離別的無奈和不舍之情。
整首詩以婉約、細膩的語言表達了對愛情和美好時光的思念,展現了蘇軾獨特的情感表達能力和藝術才華。這首詩通過富有想象力和感情的描寫,讓讀者感受到了蘇軾對愛情和美好時光的深切思念和追求,同時也引發了讀者對于愛情和時光流逝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