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平樂(秋詞) / 作者:蘇軾 |
清淮濁汴。
更在江西岸。
紅旆到時黃葉亂。
霜入梁王故苑。
秋原何處攜壺。
停驂訪古踟躕。
雙廟遺風尚在,漆園傲吏應無。
|
|
清平樂(秋詞)解釋:
《清平樂(秋詞)》是蘇軾創作的一首詩詞,描述了秋天的景色和古跡的凄涼。
詩詞的中文譯文:
清淮濁汴,更在江西岸。
紅旆到時黃葉亂,霜入梁王故苑。
秋原何處攜壺,停驂訪古踟躕。
雙廟遺風尚在,漆園傲吏應無。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蘇軾獨特的筆觸,描繪了秋天的景色和古跡的凄涼之感。詩人首先提到了清淮和濁汴兩個地方,暗示了這是一個江南的秋天場景。江西岸上的景色讓人聯想到江南的風光,而紅旆到來時黃葉紛亂,霜已經入侵了梁王故苑,這些細節揭示了秋天的蕭瑟寂寥。
接下來,詩人以自問的方式表達了對秋天的困惑。他不知道秋原在哪里,也不知道該帶著酒壺去哪里尋找秋天的意境。停下驂車,踟躕不前,思考著古跡的歷史與意義。這種遲疑和思考的態度,體現了詩人對過去的懷念和對現實的迷茫。
最后兩句“雙廟遺風尚在,漆園傲吏應無”,詩人提到了古跡中的雙廟和漆園。雙廟遺風尚在,暗示著古代禮教的傳統仍然存在,而漆園中的傲吏卻不復存在。這里詩人通過對古跡的描述,表達了對時光流轉和歷史變遷的感慨。
整首詩以蘇軾獨特的抒情筆調,運用凄涼的景色和古跡的描寫,傳達了對秋天的思索和對歷史的反思。通過對自然景觀和古跡的描繪,詩人凝聚出對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感慨,同時也表達了對現實困境的憂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