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畫堂春(寄子由) / 作者:蘇軾 |
柳花飛處麥搖波。
晚湖凈鑒新磨。
小舟飛棹去如梭。
齊唱采菱歌。
平野水云溶漾,小樓風日晴和。
濟南何在暮云多。
歸去奈愁何。
|
|
畫堂春(寄子由)解釋:
《畫堂春(寄子由)》是蘇軾的作品,描繪了春天的景色和人物活動。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柳花飛處麥搖波。
晚湖凈鑒新磨。
小舟飛棹去如梭。
齊唱采菱歌。
平野水云溶漾,
小樓風日晴和。
濟南何在暮云多。
歸去奈愁何。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春天的景色和人物活動。蘇軾以細膩的筆觸表現(xiàn)了柳花飛舞的景象,柳花飄散在麥浪之間,形成了波浪般的起伏。接著,詩人描述了晚湖的景象,湖水清澈如鏡,仿佛是新磨過的。一艘小船迅速劃過湖面,如同飛梭一般。人們一起唱著采菱的歌曲,歡快地度過時光。平野上的水和云交融在一起,構(gòu)成了美麗的景色,小樓中的風和日光明媚。然而,暮色降臨,濟南的方向不再清晰可見,夜空彌漫著厚重的云層。詩人思考著歸程,不禁感到愁苦。
賞析:
這首詩以蘇軾獨特的筆觸描繪了春天的景色和人物活動,通過細膩的描繪展現(xiàn)了大自然的美麗和人們的歡樂。柳花飛舞和麥浪起伏的描寫,給人以生動的視覺感受。晚湖清澈如鏡的描寫,展示了自然景觀的寧靜和美麗。小船飛梭的描寫,則表現(xiàn)出人們活動的忙碌和充滿生機。詩中的“齊唱采菱歌”一句,讓人感受到了春天的歡樂氛圍。詩的后半部分,通過描寫平野上的水云和小樓中的風日,展示了春天的明媚和寧靜。然而,最后兩句詩中的暮云和歸愁,給整首詩帶來了一絲憂愁和離別的情感,增加了詩的情感層次。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春天的景色和人物活動,展示了自然的美麗和人們的歡愉,同時也融入了離愁別緒的情感,使整首詩呈現(xiàn)出豐富的意境和情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