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浣溪沙(荷花) / 作者:蘇軾 |
四面垂楊十里荷。
問云何處最花多。
畫樓南畔夕陽和。
天氣乍涼人寂寞,光陰須得酒消磨。
且來花里聽笙歌。
|
|
浣溪沙(荷花)解釋:
這首詩詞是蘇軾的《浣溪沙(荷花)》,下面是對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四面垂楊十里荷。
問云何處最花多。
畫樓南畔夕陽和。
天氣乍涼人寂寞,
光陰須得酒消磨。
且來花里聽笙歌。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夏日的景色,荷花盛開于清澈的溪水之中。詩人在詩中表達了對荷花的喜愛和對逝去時光的感慨。他借荷花的美景,表達了對生活的熱愛和對人生短暫性的思考。詩中的人物情緒和環境氣氛相互襯托,形成了一幅優美的畫面,展現了作者的感慨和對美好時光的渴望。
賞析:
這首詩以蘇軾獨特的筆觸描繪了夏日的景色,展示了他對自然美和人生哲理的思考。首句描述了四周垂柳環繞,十里荷花盛開的景象,給人一種清新宜人的感覺。第二句表達了詩人對荷花盛開之處的好奇,他向天上的云問道:哪里的荷花最多呢?這種問答的形式增添了詩意的趣味性。
第三句描繪了傍晚時分,夕陽和畫樓的景象,營造出一種溫暖而寧靜的氛圍。第四句以“天氣乍涼人寂寞”表達了作者對逝去時光和人生短暫性的感慨和憂傷。接著,他提到“光陰須得酒消磨”,暗示了他希望用美好的時光來消磨憂傷和煩惱。
最后兩句“且來花里聽笙歌”表達了詩人尋求快樂和享受當下的心態。他邀請讀者一同來到花叢中,聆聽笙歌之音,共享美好時光。整首詩以荷花為主題,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抒發個人情感,寄托了詩人對生活和時光的思考,同時也表達了對美好時光的渴望和熱愛。
這首詩的詩意優美動人,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夏日的景色和人生哲理,表達了作者對美好時光的渴望和對生活的熱愛。它展現了蘇軾獨特的藝術風格和對自然的敏感,是一首值得欣賞和品味的宋代佳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