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塞上梅 / 作者:王建 |
天山路傍一株梅,年年花發黃云下。
昭君已歿漢使回,前后征人惟系馬。
日夜風吹滿隴頭,還隨隴水東西流。
此花若近長安路,九衢年少無攀處。
|
|
塞上梅解釋: 詩詞《塞上梅》是唐代詩人王建創作的作品。以下是對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天山路旁有一株梅,
每年花開黃云之下。
昭君已經去世,漢使回歸,
前后征人只牽掛著馬。
日夜風吹滿了隴頭,
還隨著隴水東西流。
如果這朵花在長安的路旁,
九衢的年輕人無法攀援。
詩意:
這首詩以塞上梅花為主題,展現了人們在邊疆抗戰中的艱辛和辛酸。詩人首先描繪了一株在天山路旁的梅花,形容其黃色花朵在天空下綻放。然后從歷史角度出發,表達了對于古代戰爭的回憶和懷念。昭君已經去世,這里指的是傳說中的西域美女王昭君,她被漢使帶回了長安,作為政治聯姻的象征,但她最終流落沙漠死去。而征人則指那些長期在邊疆征戰的士兵,他們辛苦奔波,只能牽掛著馬。最后,詩人將目光轉向自然風光,用隴水東流的景象暗喻戰爭的殘酷,表達了對戰爭的消極態度。
賞析:
《塞上梅》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一幅塞上之花的畫面。詩人通過梅花的形象,抒發了他對歷史悲壯背景下的人們和戰爭的思考和感慨。梅花被描繪成年年開放在黃云之下,不僅給人以艷麗的感覺,同時也暗示了塞上艱苦的自然環境和戰爭的殘酷。詩人以婉約的語言描繪出邊塞戰爭中的艱辛,將塞上之花與歷史事件相聯系,表達出自己對戰爭的痛惜和反思。詩句簡明扼要,意境深遠,使讀者能夠感受到歷史中人們的堅韌與辛酸,同時也引發了對和平的思考和珍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