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斜路行 / 作者:王建 |
世間娶容非娶婦,中庭牡丹勝松樹。
九衢大道人不行,走馬奔車逐斜路。
斜路行熟直路荒,東西豈是橫太行。
南樓彈弦北戶舞,行人到此多回徨。
頭白如絲面如繭,亦學少年行不返。
縱令自解思故鄉,輪折蹄穿白日晚。
誰將古曲換斜音,回取行人斜路心。
|
|
斜路行解釋: 《斜路行》是王建創作的一首詩,描繪了行人走斜路而非直路的景象,以及行人思鄉的情感。以下是對于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娶容非娶婦是不是人們娶妻并非為了容貌,
牡丹花盛開在中庭,超過了松樹的高大。
九衢大道上人們不去,而是追逐奔馳的馬車走斜路。
行走斜路的人熟悉而直路荒涼,東西行走也無必要遇到太行山脈。
南樓演奏弦樂,北戶里跳著舞蹈,
來到這里的行人經常反復思念回家。
頭發已經變白像絲線,面容也變得粗糙,
但始終像年輕人一樣不返回故鄉。
即使自己安慰思念故鄉的心情,卻無法抵御疲憊,
腳蹄的頻繁折疊穿越白天的黃昏。
誰會用古曲來交換悲傷的旋律,用行人的思念來換取斜路的心情。
詩意和賞析:
《斜路行》通過描繪行人走斜路的景象,表達了一種離鄉背井的滄桑和思鄉之情。詩中的斜路象征著人生的坎坷和曲折,而直路則代表平坦順暢的生活。詩人以斜路行走的行人形象,表達了人類在世間行走時常常選擇錯綜復雜而不直接的道路,而導致人生經歷艱難困苦。同時,詩中也揭示了人們對故鄉的思念之情,行人在斜路上停留、回望,暗示了對家鄉的留戀和無法割舍的思念之情。詩的末句以換取斜路的心情來代替思鄉之情,表達了詩人無法返回故鄉,只能選擇在斜路上前行的無奈和心態的轉變。
整首詩抒發了詩人對于人生曲折和思鄉之情的思考和感嘆,表達了一種深刻的人生哲理。詩中的意象和對比手法生動描繪了行人走斜路的情景,使詩詞更富有形象感,給人一種深刻的沖擊力。同時,詩中也融入了對于故鄉的思念和無奈,表達了人類對于歸屬和安定的渴望,以及面對人生坎坷和無法返航的心態。這首詩以簡單而樸素的語言,表達了人們在人生中常常遭遇的艱難和糾結之情,具有深遠的意義和觸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