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浪淘沙 / 作者:蘇軾 |
昨日出東城。
試探春情。
墻頭紅杏暗如傾。
檻內(nèi)群芳芽未吐,早已回春。
綺陌斂香塵。
雪霽前村。
東君用意不辭辛。
料想春光先到處,吹綻梅英。
|
|
浪淘沙解釋:
《浪淘沙》是一首宋代蘇軾的詩詞。下面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昨日出東城。
試探春情。
墻頭紅杏暗如傾。
檻內(nèi)群芳芽未吐,早已回春。
綺陌斂香塵。
雪霽前村。
東君用意不辭辛。
料想春光先到處,吹綻梅英。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春天的景象和人們對春天的期待。詩人在東城出行時(shí),試探著春天的氣息。紅杏樹在墻頭默默傾斜,花芽在門內(nèi)尚未吐蕾,卻已經(jīng)感受到了春天的回歸。美麗的小巷上散落著香塵,村莊前的雪已經(jīng)融化。東君(指春天)不辭辛勞,用心地將春光先送到各個(gè)地方,吹開梅花的花瓣。
賞析:
《浪淘沙》以簡潔而優(yōu)美的語言描繪了春天的跡象和春意盎然的景象。詩人通過墻頭的紅杏、未開放的花芽和散落的香塵等形象,展現(xiàn)了春天的到來和自然界的復(fù)蘇。詩中的東君象征春天,以一種無私和辛勤的態(tài)度,將春光送到人們的身邊。這首詩用簡潔的語言和形象的描繪,表達(dá)了詩人對春天的渴望和對生命力的贊美。
整首詩意境清新明快,語言簡練而富有韻律感。通過描繪自然景象,詩人將讀者帶入春天的美好世界,感受到春光的溫暖和生機(jī)盎然的氣息。同時(shí),詩人還通過東君的形象,傳達(dá)了春天的力量和活力,以及人們對春天的期待和向往之情。這首詩展現(xiàn)了蘇軾的才華和對自然美的敏銳感知,給人以愉悅和啟發(f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