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秋病中 / 作者:王建 |
萬事風吹過耳輪,貧兒活計亦曾聞。
偶逢新語書紅葉,難得閑人話白云。
霜下野花渾著地,寒來溪鳥不成群。
病多體痛無心力,更被頭邊藥氣熏。
|
|
晚秋病中解釋: 《晚秋病中》是唐代詩人王建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
萬事風吹過耳輪,
貧兒活計亦曾聞。
偶逢新語書紅葉,
難得閑人話白云。
霜下野花渾著地,
寒來溪鳥不成群。
病多體痛無心力,
更被頭邊藥氣熏。
詩詞的意境表達了作者王建在晚秋時節身患重病的情景。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賞析:
詩的開頭,王建以"萬事風吹過耳輪"描繪了自己病中的無力感,意味著他的身體已經衰弱到無法感受世俗喧囂之處,對外界事物視而不見。接著,他提到"貧兒活計亦曾聞",說明即使是貧窮的孩子們也曾聽聞過世間的繁華和勞動的艱辛,而自己卻因病困于床榻之上。
然而,在這個病痛纏身的時刻,作者偶然間遇到了"新語書紅葉",這是一種突如其來的美好,使他感到難得的喜悅。紅葉象征著秋天的美麗和變幻,新語則代表著與他人交流的機會,這些稀缺的片刻讓作者感到心曠神怡。
接下來,王建描繪了草地上"霜下野花渾著地"的景象,表達了秋寒的臨近。而"寒來溪鳥不成群"則突出了孤寂和寒冷的氛圍,也與作者病中的無助感相呼應。詩末,他提到"病多體痛無心力",說明自己身體多病,疼痛使他無法有所作為,而"頭邊藥氣熏"則暗示了他身邊的藥物味道,進一步強調了他身體的病痛。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病榻之上的詩人的心境,展示了他在晚秋時節的病痛和孤寂。即使在身體的極度虛弱中,他依然能夠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好瞬間,但同時也表達了他對疾病和無助的痛苦感受。這首詩詞以簡潔而深情的語言,透露出作者內心的孤獨和對自然的感悟,展現了王建真摯的情感和對生命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