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逍遙翁溪亭 / 作者:王建 |
逍遙翁在此裴回,帝改溪名起石臺。
車馬到春常借問,子孫因選暫歸來,稀疏野竹人移折,零落蕉花雨打開。
無主青山何所直,賣供官稅不如灰。
|
|
逍遙翁溪亭解釋: 《逍遙翁溪亭》是王建創作的一首唐代詩詞。這首詩描述了一個逍遙自在、無拘無束的老人在溪亭中往返行走的景象。
逍遙翁在此裴回,帝改溪名起石臺。
逍遙翁在溪亭中自由自在地往返穿梭,他舉目望著溪流,想起皇帝曾改變溪的名字,稱之為石臺溪。
車馬到春常借問,子孫因選暫歸來。
每到春天,有人常常駕駛馬車到這里探望逍遙翁,并且他的子孫們因為選拔的緣故,暫時歸來。
稀疏野竹人移折,零落蕉花雨打開。
這里的野竹稀疏,逍遙翁們在其間移動并斷下竹子。雨水打開了散落的蕉花。
無主青山何所直,賣供官稅不如灰。
這片青山沒有主人,它是直立的,指的是山勢挺拔。山上的供奉之物賣掉了也比不過山灰,即沒什么價值。
這首詩寄托了王建對隨意自在生活和返璞歸真的向往。通過描繪逍遙翁在溪亭中自由往返的景象,表達了對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對現實的反思。這首詩的意境深邃,語言簡練,通過對大自然的描寫與人生哲理的結合,展示出唐代士人對寧靜、自由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