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杜元穎相公 / 作者:王建 |
學士金鑾殿后居,天中行坐侍龍輿。
承恩不許離床謝,密詔常教倚案書。
馬上喚遮紅觜鴨,船頭看釣赤鱗魚。
閑曹散吏無相識,猶記荊州拜謁初。
|
|
上杜元穎相公解釋: 《上杜元穎相公》是唐代王建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學士金鑾殿后居,
天中行坐侍龍輿。
承恩不許離床謝,
密詔常教倚案書。
馬上喚遮紅觜鴨,
船頭看釣赤鱗魚。
閑曹散吏無相識,
猶記荊州拜謁初。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作為學士,居住在金鑾殿后的官邸中。他在殿內侍奉皇帝,坐在天子的龍輿旁邊。因為受到皇帝的恩寵,他不能離開床榻來謝恩,經常受到密詔,要他坐在案子旁著書立論。詩中還描繪了一些細節,如他騎馬時召喚鴨子來掩護,站在船頭觀賞釣到的紅鰭魚。最后,他表示在閑暇之余,他的同僚官員并不熟悉他,只記得他初次拜謁荊州時的情景。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示了作者作為學士的特殊身份和官位帶來的榮耀和責任。他在宮廷中擔任重要職務,受到皇帝的信任和賞識。然而,他也感到了權力的束縛和壓力,不能隨意離開床榻,需要時刻準備為皇帝服務。他的生活充滿了儀式和規矩,需要按照密詔來行動。與此同時,詩中也透露出一些詩人對自然的向往和對平凡生活的向往,他在馬上呼喚鴨子,觀賞釣到的魚,尋求一些閑暇和自由。最后兩句表達了他在官場中的孤獨和陌生感,他的同僚官員對他并不熟悉,只記得他初次拜謁荊州的情景,這也讓他感到一種失落和無奈。
這首詩詞通過對學士官位的描述,展示了權力與束縛、榮耀與孤獨之間的矛盾。同時,詩人對自然和寧靜生活的向往也在詩中得以表達。整體上,這首詩詞揭示了當時官場的現實和人們內心的情感體驗,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和藝術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