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贈王屋道士赴詔 / 作者:王建 |
玉皇符詔下天壇,玳瑁頭簪白角冠。
鶴遣院中童子養,鹿憑山下老人看。
法成不怕刀槍利,體實常欺石榻寒。
能斷世間腥血味,長生只要一丸丹。
|
|
贈王屋道士赴詔解釋: 詩詞中文譯文:
《贈王屋道士赴詔》
玉皇符詔下天壇,
GoddessofthePalacedecreeorderssenttotheHeavenlyAltar,
玳瑁頭簪白角冠。
Adorningwithtortoiseshellhairpinandwhitehornhat.
鶴遣院中童子養,
Craneiskeptbytheyoungdisciplesinthetemple,
鹿憑山下老人看。
Andthedeerreliesontheoldmanatthefootofthemountain.
法成不怕刀槍利,
Withcompletionofspell,oneisnotafraidofweaponsandblades,
體實常欺石榻寒。
Yetthesolidbodyalwayscheatsthecoldbed.
能斷世間腥血味,
Abletogetridofthesmellofbloodintheworld,
長生只要一丸丹。
Immortalityisjustabouttakingapill.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王建為王屋山的道士寫的贈詩。詩中描繪了道士的日常生活和修煉之道。
首先,詩中提到了玉皇符詔下天壇,這是指皇帝賜予道士前往天壇祭天的圣旨。玳瑁頭簪和白角冠是道士的典型裝扮,彰顯其身份和地位。
其次,詩中提到了鶴和鹿,這是道家修煉的象征。道士以鶴和鹿為伴,可以凈化心靈,追求長生。鶴遣院中童子養,鹿憑山下老人看,表現了道士日常修煉的情景。
接著,詩中提到了道士修煉所獲得的能力。法成不怕刀槍利,指的是修煉到一定程度后,道士可以不懼刀槍等危險物品的傷害。體實常欺石榻寒,表示道士身體強健,可以克服寒冷的環境。
最后,詩中提到了長生的追求。能斷世間腥血味,表明道士能夠超脫塵世中的污濁和紛爭。長生只要一丸丹,強調了修煉者只需服用一顆丹藥,就能達到長生不老的目標。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道士的修煉之道和追求長生的信念,展現了唐代道家追求長生的思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