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哭孟東野二首 / 作者:王建 |
吟損秋天月不明,蘭無香氣鶴無聲。
自從東野先生死,側近云山得散行。
老松臨死不生枝,東野先生早哭兒。
但是洛陽城里客,家傳一本杏殤詩。
|
|
哭孟東野二首解釋: 《哭孟東野二首》是唐代王建的作品。這首詩描寫了詩人對孟東野的哀悼之情,表達了詩人對逝去友人的思念和對人生無常的感慨。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第一首:
吟損秋天月不明,
蘭無香氣鶴無聲。
自從東野先生死,
側近云山得散行。
第二首:
老松臨死不生枝,
東野先生早哭兒。
但是洛陽城里客,
家傳一本杏殤詩。
詩意:
這首詩由兩首組成,描繪了對孟東野的哭悼之情。第一首詩中,詩人感嘆秋夜月色黯淡,蘭花沒有香氣,白鶴也沒有鳴叫。這里通過描寫自然的不景氣,表達了詩人對孟東野逝去后世界的失落和凄涼之感。第二首詩中,詩人以老松不再生枝為隱喻,表達了自己對孟東野逝世后再無復生的悲痛之情。詩人稱孟東野為“先生”,并揭示了他早就預感到孟東野的離去。最后兩句提到了洛陽城里的客人,傳承了一本名為《杏殤詩》的作品,這是詩人對孟東野的贊美和懷念之意。
賞析:
《哭孟東野二首》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友人孟東野的哀思,展示了生命的脆弱和無常。詩人運用自然景物的形象,將人生的離別和死亡與世界的冷寂相比較,增強了悲傷情緒的表達。詩中的“吟損秋天月不明”以及“蘭無香氣鶴無聲”等描寫手法,將孟東野逝去后的世界描繪得黯淡無光,表現了詩人內心的惆悵和哀傷。與此同時,詩人也以老松不再生枝的形象,表達了自己對孟東野逝世無法復返的絕望和無奈之情。整首詩情感真摯,簡練而有力,通過對逝去友人的哀悼,喚起了讀者對生命短暫和人生無常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