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謠 / 作者:王建 |
一東一西壟頭水,一聚一散天邊霞。
一來一去道上客,一顛一倒池中麻。
|
|
古謠解釋: 《古謠》
一東一西壟頭水,
一聚一散天邊霞。
一來一去道上客,
一顛一倒池中麻。
中文譯文:
一壺東方,一壺西方,兩壺相對在稻田邊的水中;
一片霞光聚集,一片霞光散開,天邊的霞光隨著夜幕的降臨漸漸消失;
一位路過的旅客來了,一位路過的旅客離開,道旁上的行人匆匆而過;
一搖一晃的麻繩,一搖一晃的麻繩,池中的麻繩輕輕擺動。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農(nóng)田和自然景觀,道出了生活中的常態(tài)和變化。東和西的水相鄰,映襯著稻田的靜謐與寧和。天邊的霞光聚集時美麗而壯觀,而當散開時,美麗也漸行漸遠。道路上的客人匆匆忙忙來來去去,而池中的麻繩則像是生活中的變幻和顛簸。
賞析:
這首古謠簡短卻富有意味,通過簡單的對比和描寫,傳達出生活中的常態(tài)和變化。詩人以簡潔的語言將農(nóng)田和自然景觀與人的行為相結合,流露出唐代社會的喧囂和繁忙。讀者在欣賞這首詩時,可以感受到詩人對于自然和人生變化的觀察和思考,以及對于平凡生活中微小事物的重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