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居 / 作者:王建 |
屋在瀑泉西,茅檐下有溪。
閉門留野鹿,分食養山雞。
桂熟長收子,蘭生不作畦。
初開洞中路,深處轉松梯。
|
|
山居解釋: 《山居》
王建
屋在瀑泉西,
茅檐下有溪。
閉門留野鹿,
分食養山雞。
桂熟長收子,
蘭生不作畦。
初開洞中路,
深處轉松梯。
詩詞的中文譯文:
我住在瀑布和泉水的西邊,
茅草檐下有一條小溪。
我敞開門戶留著野鹿進來,
分食食物養著山雞。
桂樹果實成熟時長時間收割,
蘭花不刻意種在田地。
初次開辟的路是在山洞中,
深處曲折的通向松樹的梯子。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山居中的生活景象。詩人王建通過簡練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展現了山居的寧靜、自然和恬淡的生活狀態。
首先,詩人描述了自己的屋子位于瀑布和泉水的西邊,茅草檐下有一條小溪。這里的環境充滿了自然的氣息,瀑布和泉水的聲音為山居增添了一份清涼和寧靜。
接著,詩人通過“閉門留野鹿,分食養山雞”表達了他與野生動物共處的生活方式。他敞開門戶,歡迎野鹿進入自己的屋子,并與山雞共享食物。這種與自然界的親近和和諧體現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尊重,也表達了他對自然生態的呵護和保護。
接下來,詩人提到了桂樹和蘭花。桂樹的果實成熟時長時間收割,意味著詩人對于成果的耐心等待和珍惜。而蘭花則生長在山野之間,不受人工培植,自然而生。這里體現了詩人對自然的敬畏和贊美。
最后兩句“初開洞中路,深處轉松梯”,描繪了作者在山居中開辟出的道路。初開的洞中路意味著詩人對于未知的探索和冒險精神,而深處轉松梯則暗示著山居的環境艱險,需要攀爬才能到達。這也可以理解為詩人在追求自然之美的過程中,需要付出努力和勇氣。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山居生活的自然景色和詩人與自然的親近。通過對自然環境和生活狀態的描繪,表達了對自然的熱愛、尊重和追求,同時也呼喚人們保護和珍惜自然。這首詩在唐代山水田園詩的傳統中,展現了一種返璞歸真的生活理念,給人以寧靜和思考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