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飲馬長城窟 / 作者:王建 |
長城窟,長城窟邊多馬骨。
古來此地無井泉,賴得秦家筑城卒。
征人飲馬愁不回,長城變作望鄉堆。
蹄蹤未干人去近,續后馬來泥污盡。
枕弓睡著待水生,不見陰山在前陣。
馬蹄足脫裝馬頭,健兒戰死誰封侯。
|
|
飲馬長城窟解釋: 《飲馬長城窟》是唐代詩人王建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飲馬長城窟
馬骨多于長城窟,
古往今來井泉無。
秦家筑城拯救了我,
征人飲馬憂國憂。
長城如今是望鄉堆,
蹄跡未干人已去。
后來者的馬帶泥污,
枕弓伏著等待涌泉。
卻不見陰山在前方,
馬蹄脫落馬頭裝。
勇士戰死后誰為之封侯。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長城窟邊馬骨累累的景象,長城窟附近沒有水源。作者感激秦朝筑建長城解救了他們,但征戰的人們飲馬時卻憂心忡忡,憂慮著國家的前途。如今長城已經變成了一堆望鄉之物,馬蹄踏過的痕跡還未干凈,人已經離去。后來的馬帶來了泥濘,作者躺在弓箭上等待涌泉的出現,卻看不到前方的陰山。馬蹄脫落,馬頭也丟失,勇士們戰死后,沒有人為他們封侯。
賞析:
這首詩以長城窟為背景,通過描繪長城窟邊馬骨紛紛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長城的感激之情。長城的存在為當地人提供了安全,但長期的戰亂和征戰給人們帶來了痛苦和憂慮。詩中透露出一種深深的思鄉之情,長城成為了望鄉的象征。作者對后來者馬帶來的泥污表示失望,預示著國家的變遷和衰敗。詩的末句提出了一個令人深思的問題,勇士們為國家流盡了最后一滴血,但他們戰死后卻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和封侯的榮譽。整首詩展現了戰亂時期的苦難和無奈,同時反映了作者對國家和勇士們的思念和敬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