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調(diào)歌頭(_·川溪亭) / 作者:吳潛 |
皎月亦常有,今夜獨娟娟。
浮云萬里收盡,人在水晶奩。
矯首銀河澄澈,搔首金風浩蕩,毛發(fā)亦冷然。
宇宙能空闊,磨蟻正回旋。
倩漁翁,撐舴艋,柳陰邊。
垂綸下餌,須臾釣得兩三鮮。
喚客烹魚釃酒,伴我高吟長嘯,爛醉即佳眠。
何用驂鸞去,已是地行仙。
|
|
水調(diào)歌頭(_·川溪亭)解釋: 《水調(diào)歌頭(川溪亭)》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吳潛。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皎月常常出現(xiàn),今夜格外明亮。
浮云收斂,遍布萬里天空,而人卻在水晶般的床榻上。
仰首望見銀河清澈,翹首迎接金色狂風,全身毛發(fā)都感到寒冷。
宇宙無邊無際,螞蟻卻依然繁忙地回旋。
漁翁倚在船上,撐著小船,在柳樹的陰涼下。
垂釣者放下魚餌,片刻即可釣到兩三條新鮮的魚。
招呼客人烹魚,品酒作樂,陪我高吟長嘯,醉倒即是美妙的安眠。
何必乘坐神馬去,已經(jīng)是地上的仙人。
詩意:
這首詩通過描繪夜晚的自然景象和漁翁垂釣的場景,表達了對自然和宇宙的贊美,以及對閑適自在生活的向往。詩中運用了對比和借景抒懷的手法,將宇宙的遼闊和繁忙的螞蟻形成鮮明對比,突顯了人的渺小和自然的壯麗。詩人通過描繪夜晚的美景和漁翁垂釣的安逸場景,表達了對寧靜、自由和快樂生活的向往,同時也暗示了修身養(yǎng)性的境界,表達了對真正的仙人境界的追求。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展示了作者對宇宙的廣闊和自然的美好的感悟。同時,通過描寫漁翁垂釣的場景,表達了對寧靜、自由、快樂生活的向往。整首詩以自然景觀和生活場景為背景,通過對比和借景抒懷的手法,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對宇宙壯麗和人生美好的思考和追求。這首詩詞給人以寧靜、自由和歡樂的感覺,同時也點明了人生的價值追求和修身養(yǎng)性的境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