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浣溪沙 / 作者:姜夔 |
雁怯重云不肯啼。
畫船愁過石塘西。
打頭風浪惡禁持。
春浦漸生迎棹綠,小梅應長亞門枝。
一年燈火要人歸。
|
|
浣溪沙解釋: 《浣溪沙》是姜夔所作的一首宋代詩詞。下面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雁害怕厚重的云層不愿啼鳴。
畫船憂愁地經過石塘西。
頂頭的風浪異常兇猛。
春天的港灣漸漸涌現出草木的綠色,迎接著劃船人的歸來。
小梅花應該在亞門的枝條上茁壯成長。
一年的燈火照明只為了等待人歸。
詩意:
《浣溪沙》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船行的情景,抒發了詩人對離別的思念之情。詩中的雁群害怕沉重的云層,不愿意鳴叫,象征著詩人心中的憂傷和不舍。畫船經過石塘西,給人以一種凄涼和憂愁的感覺,暗示了離別的痛苦和孤單。詩中還描繪了春天的港灣,春浦涌現出綠色,預示著希望與生機的到來。小梅花在亞門的枝條上生長,象征著詩人對歸途的期盼和希望。最后一句表達了詩人對歸人的思念和期待。
賞析:
《浣溪沙》以簡潔而凄美的語言描繪了離別的傷感和思念之情。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詩人將自己的情感與自然環境相融合,給人以深深的共鳴。詩中的雁群、畫船、春浦和小梅花等形象都寄托了詩人的情感和希望,使整首詩詞充滿了生動的意象和情感的張力。詩人姜夔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深沉的感情,將離別的苦楚和對歸途的期盼表達得淋漓盡致,使讀者在閱讀中能夠感受到作者內心的痛苦和渴望。整首詩詞雖然字數不多,但通過簡練而富有張力的表達方式,將復雜的情感表達得深入人心,給人以思索和共鳴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