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昔游詩 / 作者:姜夔 |
洞庭八百里,玉盤盛水銀。
長虹忽照影,大哉五色輪。
我舟渡其中,晁晁驚我神。
朝發(fā)黃陵祠,暮至赤沙曲。
借問此何處,滄灣三十六。
青蘆望不盡,明月耿如燭。
灣灣無人家,只就蘆邊宿。
|
|
昔游詩解釋: 《昔游詩》是宋代姜夔的一首詩詞。這首詩以描繪洞庭湖的壯麗景色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自然景觀的贊美和對人生的思考。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洞庭湖寬廣綿延八百里,湖面宛如玉盤盛滿水銀。
長虹突然照亮湖面,啊,五彩斑斕的光輪多么壯麗。
我乘船穿越其中,波濤洶涌擾亂了我的心神。
早晨離開黃陵祠廟,傍晚到達赤沙曲。
請問這是何處,湖泊彎彎曲曲三十六處。
青色的蘆葦望不到盡頭,明亮的月光照耀得像蠟燭一樣明亮。
灣灣湖泊中沒有人家,只能在蘆葦邊過夜。
詩意和賞析:
《昔游詩》以洞庭湖為背景,通過對湖泊風(fēng)光的描繪,展示了自然景觀的壯麗和美麗。詩中的洞庭湖被形容為寬廣無垠的玉盤,湖光山色令人陶醉。長虹的出現(xiàn)讓整個湖面閃爍多彩的光芒,給人以震撼之感。作者乘船穿越湖泊,波濤洶涌的景象使他心神不寧,感受到了自然的力量和威嚴。黃陵祠和赤沙曲則代表了早晚的時光流轉(zhuǎn),詩人在其中游歷,感嘆時光的短暫和人生的無常。最后,詩人描述了湖泊的遼闊和靜謐,青蘆葦?shù)臒o限延伸,明亮的月光如同燭光一般照耀著湖面。湖泊周圍沒有人居,只能在蘆葦邊過夜,給人以寧靜和孤獨之感。
整首詩以洞庭湖為主題,通過對湖泊景色的描繪和對自然景觀的贊美,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對人生的思考。詩人通過描繪湖泊的壯麗和無垠,以及自然界的變幻和力量,表達了人與自然相互依存的關(guān)系,以及人生短暫和時光流轉(zhuǎn)的感慨。詩中景物的描繪細膩而生動,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感受,同時也讓人產(chǎn)生對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