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昔游詩 其三 / 作者:姜夔 |
九山如馬首,一一奔洞庭。
小舟過其下,幸哉波浪平。
大風忽怒起,我舟如葉輕。
或升千丈坡,或落千丈坑。
回望九馬山,政與大浪爭。
如飛鵝車礮,亂打睢陽城。
又如白獅子,山下跳猙獰。
須臾入別浦,萬死得一生。
始知茵席濕,盡覆杯中羹。
|
|
昔游詩 其三解釋: 《昔游詩其三》是宋代詩人姜夔的作品。該詩以描繪旅行的景色和經歷為主題,通過對自然景觀和舟行的描寫,表現了詩人的情感和感受。
詩中描述了九座山峰形狀如馬頭,宛如奔騰的馬匹,而小舟穿行在它們下方,幸運地遇到平靜的波浪。然而,突然刮起大風,使得詩人的小舟像輕浮的葉子一樣飄蕩。有時舟行上升到千丈高的山坡,有時又下降到千丈深的坑洞?;赝篷R山,不僅與巨浪爭奪,而且像飛鵝和車礮一樣,打亂了睢陽城的寧靜。山下的白獅子躍躍欲動。轉眼間,詩人來到了另一個港口,雖然經歷了千辛萬苦,卻獲得了重生的機會。他才意識到坐在茵席上的濕潤,杯中的羹已經傾覆。
這首詩通過自然景觀的描繪,以及舟行的動態變化,展現了詩人在旅途中所經歷的起伏和挑戰。九座山峰象征著旅途的困難和險阻,而小舟則代表詩人面對困境時的脆弱與堅強。大風和巨浪的出現,突顯了人生的變幻莫測和無常性。詩人通過與自然的斗爭,表達了對命運的抗爭和對生命的熱愛。最后,他的到達和得救,象征著在困境中尋求希望和重生的意義。
這首詩以簡潔而形象的語言,將自然景觀與人生經歷相結合,展示了旅行中的情感起伏和內心的波瀾。通過山峰、小舟和風浪的比喻,詩人傳達了對生命的感悟和對抗逆境的勇氣。整首詩情感豐富,意蘊深遠,給讀者帶來了對人生意義和命運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