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上寓居雜詠 / 作者:姜夔 |
釣窗不忍見南山,下有三雛骨未寒。
惆悵古今同此味,二陵風雨晉師還。
|
|
湖上寓居雜詠解釋: 《湖上寓居雜詠》是宋代詩人姜夔的作品。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寓居湖上的景象,并展示了他對歷史和時光的思考。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湖上寓居雜詠
釣窗不忍見南山,
下有三雛骨未寒。
惆悵古今同此味,
二陵風雨晉師還。
譯文:
站在釣窗前,不忍心看見南山,
腳下有三個雛鳥的尸骨還未冷透。
我感嘆古往今來人們都有同樣的感慨,
二陵風雨中晉朝的師長回來了。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詩人寓居湖邊的情景作為背景,通過描述窗前的景象和表達個人的思考,揭示了人生的無常和歷史的變遷。
首先,詩人站在釣窗前,卻不忍心去看南山。這種不忍之情可能源于詩人對自然的憐憫和對生命的敏感。接下來,詩人提到腳下的三個雛鳥的尸骨還未冷透,這暗示著生命的脆弱和易逝。這個景象使詩人產生了一種對生命的無常和短暫的深深憂慮。
接著,詩人表達了自己的惆悵之情,認為古往今來的人們都有相同的感慨。這種感慨可能是指對于生命的短暫和人世間的無常的思考,人們在不同的時代都會感嘆這種情況。
最后,詩人提及二陵風雨中晉朝的師長回來了。這句話可能暗示了歷史的變遷和塵封的過去。風雨中的二陵代表了歷史的滄桑和歲月的洗禮,而晉朝的師長回來則象征著歷史的回歸和重現。通過這句話,詩人傳遞了對歷史和時光的思考,強調了歷史的循環和回歸。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湖上寓居的景象的描繪,以及對生命和歷史的思考,表達了詩人對人生無常和歷史變遷的感慨。詩人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深刻的思考,讓讀者思考生命的意義和歷史的價值,并引發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