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昔游詩 其十三 / 作者:姜夔 |
既離湖口縣,未至落星灣。
舟中三兩程,程程見廬山。
廬山遮半天,五老云為冠。
朝看金疊疊,暮看紫巉巉。
瀑布在山半,仿佛認一斑。
廬山忽不見,云雨滿人間。
|
|
昔游詩 其十三解釋: 《昔游詩其十三》是宋代姜夔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離開湖口縣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但還未到達落星灣。
在船中行駛了三兩程,每一程都能看到廬山的身影。
廬山遮擋了半邊天空,五位仙翁如云彩般作為山頂的冠飾。
早晨看到山上金色疊疊的光芒,傍晚看到山上紫色巉巖的壯麗景色。
瀑布從山上傾瀉而下,仿佛是在山體上刻下一道斑紋。
可是廬山忽然間消失了,云雨彌漫了整個人間。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廬山為背景,描繪了作者的旅行經歷和對廬山的感受。詩中的廬山被描繪得雄偉壯麗,宛如天空的冠冕,給人一種莊嚴威嚴的感覺。金色和紫色的景色交相輝映,展現了廬山的美麗與壯觀。瀑布從山上傾瀉而下,仿佛在山體上刻下一道斑紋,增添了山水之間的生動與韻味。
然而,詩的結尾卻出現了變化。廬山突然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云雨彌漫的景象。這種巧妙的轉折使整首詩呈現出一種變化莫測的氛圍。詩中的廬山被云雨所遮蓋,山景不再可見,給人一種悲涼和迷茫的感覺。這樣的描寫也可能是作者對人生變幻無常的思考和感慨,表達了一種對事物無常性和虛幻性的認知。
總體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廬山景色的描繪,表達了作者旅途中的景觀變化和對生命變幻的思考。通過山水的變化,詩中融入了對人生無常性的思索,傳達了一種對現實世界的領悟和對生命之美與短暫的感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