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日書懷四首 / 作者:姜夔 |
垂楊大別寺,春草郎官湖。
家巷有石友,合并不待呼。
瘦藤倚花樹,花片藉玉壺。
老劂談絕妙,辛楊句敷腴。
平生子姚子,貌古心甚儒。
時邀野僧語,間與琴工俱。
酒闌興未了,左轉城南隅。
大江圍楚碧,煙水入玄虛。
留落不自恨,惟嗟故人疏。
一月三見夢,夢中相與娛。
日日潮風起,悵望武昌魚。
|
|
春日書懷四首解釋: 《春日書懷四首》是宋代姜夔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在春日的閑適心境和對友人的思念之情。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垂楊大別寺,春草郎官湖。
家巷有石友,合并不待呼。
這兩句描述了春日的景色。姜夔將目光投向大別寺的垂柳和郎官湖邊的春草,這里的景色讓他心曠神怡。他所居住的家巷中有位石友(指與作者志趣相投的朋友),不需要特意呼叫,他們之間的情誼已經融合在一起,意味著彼此默契。
瘦藤倚花樹,花片藉玉壺。
老劂談絕妙,辛楊句敷腴。
這兩句描繪了作者與石友在一起的情景。瘦藤依偎在盛開的花樹上,花瓣灑落在玉壺上。老劂(指石友的名字)與作者談論著精妙絕倫的藝術,辛楊(指作者的名字)則以富有感染力的詩句回應。
平生子姚子,貌古心甚儒。
時邀野僧語,間與琴工俱。
這兩句表達了作者對于自己和石友的描述。作者自稱為姚子,意味著他有著古人的風貌和儒雅的心靈。他們時常邀請野僧來與他們交談,與他們一同欣賞音樂,這顯示了他們對文化和藝術的共同愛好。
酒闌興未了,左轉城南隅。
大江圍楚碧,煙水入玄虛。
這兩句描述了作者與石友的歡聚時光。他們在酒樓的角落暢飲,興致不減。隨后,他們轉身來到城市的南隅。大江環繞著楚地,江水碧綠,煙霧彌漫,景色如入仙境。
留落不自恨,惟嗟故人疏。
一月三見夢,夢中相與娛。
這兩句表達了作者對于友情的思念和遺憾。作者并不為離別而自怨自艾,只是唏噓于舊時的友情疏遠。然而,他們在一個月內會有三次相見于夢中,夢中他們仍然可以共同歡娛,這給予了作者一絲慰藉。
日日潮風起,悵望武昌魚。
這兩句表達了作者的離愁與對故鄉的思念。每天他都可以感受到潮風的起伏,但他卻悵然而望,思念著遠離的故鄉武昌的魚。
《春日書懷四首》通過描繪春日的自然景色和友情的情感,展示了作者內心的寧靜和對故鄉的思念之情。這首詩詞以簡潔優美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感受垂楊大別寺,春草郎官湖。
在大別寺的垂柳下,春草茂盛的郎官湖。
家巷有石友,合并不待呼。
我家巷里有位志同道合的朋友,我們無需呼叫也能合而為一。
瘦藤倚花樹,花片藉玉壺。
瘦弱的藤蔓依偎在花樹上,花瓣灑落在玉壺上。
老劂談絕妙,辛楊句敷腴。
老劂講述著卓越的藝術,辛楊回應著優美的詩句。
平生子姚子,貌古心甚儒。
我一生以姚子自居,外貌古樸,內心深沉如儒者。
時邀野僧語,間與琴工俱。
常常邀請野僧前來交談,與琴師一同共享時光。
酒闌興未了,左轉城南隅。
酒宴未盡興,轉身向城市南隅。
大江圍楚碧,煙水入玄虛。
大江環繞楚地,江水碧綠,煙霧彌漫如入幻境。
留落不自恨,惟嗟故人疏。
不為離別而自怨自艾,只是感嘆舊友之疏遠。
一月三見夢,夢中相與娛。
每月都會有三次在夢中相見,夢中我們相互娛樂。
日日潮風起,悵望武昌魚。
每日都感受到潮風的起伏,卻悵然望著武昌的魚兒。
《春日書懷四首》描繪了春日景色和友情的情感,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寧靜和對故鄉的思念。這首詩以簡練優美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感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