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放自石湖歸苕溪 / 作者:姜夔 |
桑間篝火卻定蠶,風土相傳我未諳。
但得明年少行役,只裁白佇作春衫。
|
|
除放自石湖歸苕溪解釋: 《除放自石湖歸苕溪》是宋代姜夔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桑間篝火卻定蠶,
風土相傳我未諳。
但得明年少行役,
只裁白佇作春衫。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個人從石湖歸來后來到苕溪的情景。詩人在桑樹叢中看到篝火已經熄滅,蠶已經安定。他感嘆自己對這個地方的風土人情還不熟悉,不了解這里的習俗和生活方式。但他期待明年年輕時能夠少做一些繁重的工作,只為了裁剪一件潔白的衣裳,準備迎接春天的到來。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一個人在歸途中的心情和對未來的期許。詩人通過描寫桑間的篝火和安靜的蠶,表達了自然的寧靜和安詳。他對于陌生的風土人情的不解和期待明年輕松自在的生活,體現了對美好未來的向往和希望。
詩詞運用了對比的手法,通過篝火和蠶的對比,突出了詩人內心的矛盾和思考。篝火熄滅、蠶安定象征著歸途的結束和安定的生活,而詩人內心卻仍然對未來有所期許,渴望追求更自由自在的生活。同時,詩人通過對明年行役和春衫的描寫,把對未來的向往和希望與自然景物相結合,給人以美好的想象。
整首詩詞簡潔明了,意境清新,表達了詩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和對未來的期許,詩人表達了對自由、寧靜和美好生活的向往,給人以一種溫暖舒適的感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