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是出自《蘇軾》創作的“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總共“4”句,當前“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是出自第1句。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解釋: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一首詞。這句詩形象地描繪了一幅夜晚寧靜的畫面。 1. "缺月掛疏桐":這里描繪了夜晚的情景,月亮由于位置的原因而顯得不完整,掛在稀疏的梧桐樹上。這種景象給人以寂靜、孤寂的感覺。 2. "漏斷人初靜":這里的“漏”是指古代用銅制成的滴水計時器。當“漏”聲停止,夜深人靜的時候,整個世界仿佛進入了平靜和安寧的狀態。 創作背景: 蘇軾當時被貶謫到黃州(今湖北黃岡)擔任知州。這首詞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創作的,它反映了作者在困頓中仍保持豁達、超然的人生態度。 評價: 這句詩語言優美,形象生動,富有詩意。它以自然景象寓言人生哲理,體現了蘇軾詩詞的獨特魅力。
查看完整“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相關詩詞以及介紹... >>
上一句:當前就是第一句,沒有上一句了
下一句: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 的下一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