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燈口號 / 作者:姜夔 |
花帽籠頭幾歲兒,女兒學(xué)著內(nèi)人衣。
燈前月下無歸路,不列天明亦不歸。
|
|
觀燈口號解釋: 《觀燈口號》是宋代詩人姜夔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詩中描繪了一個少女穿著花帽和籠頭,仿效成年婦人的打扮,站在燈前,月下,無法找到回家的路。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觀燈口號
花帽籠頭幾歲兒,
女兒學(xué)著內(nèi)人衣。
燈前月下無歸路,
不列天明亦不歸。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一個年幼的女孩,戴著花帽,束著籠頭,仿效成年婦人的穿著打扮。她站在燈光下,月光下,卻找不到回家的路。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人生的困惑和迷失感。
詩中的花帽和籠頭象征著成年女性的服飾,而幾歲的女孩卻學(xué)著穿戴,顯示了她對成年世界的模仿和渴望。她站在燈前,月下,象征著她處于光明和黑暗的交界處,既有希望又有困惑。
詩中的“無歸路”表達了女孩在成長過程中的困惑和迷失感。她或許是迷路了,但也可以理解為她無法找到自己真正的歸屬和人生的方向。詩的最后兩句“不列天明亦不歸”,表達了她的迷茫和無奈,即使天亮了,她也無法找到回家的路。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展現(xiàn)了一個年幼的女孩在成長過程中的困惑和無助。通過描繪她的打扮和環(huán)境,表達了對成年世界的渴望和對未知未來的困惑。這些情感在讀者心中引起共鳴,使得這首詩具有深刻而令人思索的意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