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樸翁臥龍山 / 作者:姜夔 |
龍尾回平野,檐牙出翠微。
望山憐綠遠,坐樹覺春歸。
草合平吳路,鷗忘霸越機。
午涼松影亂,白羽對禪衣。
|
|
同樸翁臥龍山解釋: 《同樸翁臥龍山》是姜夔創作于宋代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龍尾回平野,檐牙出翠微。
望山憐綠遠,坐樹覺春歸。
草合平吳路,鷗忘霸越機。
午涼松影亂,白羽對禪衣。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美麗的山景。詩人看到了山脈的盡頭延伸到平野,像龍尾般回卷,屋檐上的青瓦在微風中閃爍。他望向遠處的山峰,感嘆其中的綠意無邊,坐在樹下感受到了春天的歸來。草地上的道路和平原交匯,仿佛忘記了歷史上的戰爭與爭斗。在午后涼風中,松樹的影子搖曳不定,白色的鷗鳥飛過禪衣。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生動的語言描繪了山水之景,蘊含著深沉的意境。詩人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表達了對大自然的贊美和對寧靜、和諧的向往。
詩中使用了一系列生動的意象,如"龍尾回平野"、"檐牙出翠微",通過對山脈和屋檐的形象描繪,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感受。同時,詩人利用對比手法,將山脈的綠意和平原的草地、道路形成鮮明對比,表現了山水之間的和諧與協調。
詩人還通過描繪樹下的坐者和松樹的午后影子,展示了一種寧靜祥和的禪意。白色的鷗鳥飛過禪衣,象征著凈化和超脫,與禪修的境界相呼應。
整首詩以景寫人,通過描繪自然景色的細節,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和寧靜心境的向往。它給人一種深深的靜謐感和對自然的敬畏之情,讓人心生寧靜和舒暢的感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