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待千巖 / 作者:姜夔 |
搴裳望洞庭,眼過天一角。
初別未甚愁,別久今始覺。
作箋非無筆,寒雁不肯落。
蘆花待挐音,怪底北風惡。
|
|
待千巖解釋: 《待千巖》是宋代詩人姜夔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待千巖
搴裳望洞庭,眼過天一角。
初別未甚愁,別久今始覺。
作箋非無筆,寒雁不肯落。
蘆花待挐音,怪底北風惡。
譯文:
撫摩衣裳,眺望洞庭湖,目光穿越天際的一角。
初次離別并不十分憂傷,久別才覺得思念油然而生。
準備寫信雖然有紙筆,寒冷的雁兒卻不肯停歇。
蘆花等待著傳遞消息的音訊,奇怪地,北風變得狂暴。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洞庭湖為背景,表達了詩人離別的情感和對遠方親友的思念之情。詩人站在洞庭湖畔,眺望湖的遼闊,目光跨越蒼穹,仿佛能看到遠方的天角。他初次離別時并沒有太多的憂傷之情,但是久別之后,思念之情才漸漸涌現。
詩中提到了作箋和寒雁,作箋是指寫信,寒雁則象征著遠方的親友。詩人準備寫信給遠方的親友,然而寒冷的雁兒卻不肯停留,暗示著詩人的思念無法傳達,遠方的親友無法得知他的消息,增加了詩中的離愁別緒。
最后兩句詩中提到了蘆花和北風。蘆花是指生長在湖邊的蘆葦,而北風則是指寒冷的風。詩人將蘆花比喻為等待傳遞消息的媒介,而北風則變得異常惡劣,使得消息傳遞變得困難。這種怪異的現象進一步加深了詩中的離愁別緒和思念之情。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在洞庭湖畔離別時的情感和對遠方親友的思念之情。通過描繪景物和運用象征手法,詩人將內心的情感與自然景觀相結合,展現了離愁別緒和思鄉之情,使讀者在閱讀中能夠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