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上張參政 / 作者:姜夔 |
姑蘇臺下梅花樹,應為調羹故早開。
燕初休夸香霧重,鴛行卻望袞衣來。
前時甲第仍重柳,今度沙堤已種槐。
應念無枝夜飛鵲,月寒風勁羽毛摧。
|
|
寄上張參政解釋: 《寄上張參政》是宋代姜夔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詩詞描述了姑蘇臺下的梅花樹,表達了梅花因為調羹的原因早早開放的情景。同時,詩人抒發(fā)了對春天的期待,期盼著燕子帶來春天的氣息,以及期盼著身著華麗袞衣的鴛鴦飛臨。
這首詩詞以寄托情感的方式表達了作者對自然景物的贊美和對春天的期待。詩中的梅花樹被形容為“姑蘇臺下”,姑蘇是蘇州的別稱,梅花樹在蘇州的臺下盛開,可見其美麗與壯觀。詩中提到梅花開放早的原因是因為“調羹”,這是一種俗語,意味著一種早春的征兆,暗示著春天即將到來。
詩中還描繪了燕子和鴛鴦,它們被用作象征春天的形象。燕子是標志著春天到來的鳥類,它們的飛來預示著春天的氣息。詩人期待燕子帶來的春風和芬芳。鴛鴦則是一對相伴的鳥類,它們被描繪為期待著穿著華麗袞衣的人的到來,袞衣是古代貴族所穿的華麗服飾,象征著榮耀和尊貴。
詩中還提到了柳樹和槐樹。柳樹在過去是甲第(貴族宅第)中常見的景物,而現在沙堤上已經種植了槐樹,這反映了時光的變遷和社會的變化。
最后,詩人抒發(fā)了對夜飛鵲的思念,夜飛鵲是一種在月下飛翔的鳥類,它們在寒冷的月夜中飛舞,但羽毛卻容易被風摧折。這種形象加深了對寒冷冬夜和孤獨的感受。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鳥類的形象,表達了作者對春天的渴望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同時,通過對梅花、燕子、鴛鴦等形象的運用,詩中展示了對美與榮耀的追求,以及對寒冷季節(jié)和孤獨的思考。這首詩詞以細膩的筆觸和富有意境的描寫,展現了姜夔獨特的詩意和藝術才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