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北關 / 作者:姜夔 |
吳兒臨水宅,四面見行舟,蒲葉浸鵝項,楊枝蘸馬頭。
年年人去國,夜夜月窺樓。
傳語城中客,功名半是愁。
|
|
出北關解釋: 《出北關》是宋代詩人姜夔的作品。這首詩以描繪北關出行的場景為主題,表達了離別離散、追求功名的憂愁情感。
詩中描繪了吳兒臨水宅,四面可見行舟的景象,形容了北關繁忙的港口場景。蒲葉浸鵝項、楊枝蘸馬頭的意象,通過描寫水上的船只和動物,增添了生動的畫面感。
詩人借景抒懷,表達了人們年年離別他鄉、夜夜凝望月色下樓的心情。他提到了傳言在城中的客人之間流傳,暗示著人們追求功名的過程中常伴隨著憂愁和不如意。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刻畫了北關的繁忙景象和人們的離愁別緒,通過描繪具體的場景和情感,表現了宋代人民追求功名的心理狀態。這首詩以樸實的文字傳達了詩人對人世間離散和功名追求的深刻感悟,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