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阮郎歸(為張平甫壽,是日同宿湖西定香寺) / 作者:姜夔 |
紅云低壓碧玻璃。
惺忪花上啼。
靜看樓角拂長枝。
朝寒吹翠眉。
休涉筆,且裁詩。
年年風絮時。
繡衣夜半草符移。
月中雙槳歸。
|
|
阮郎歸(為張平甫壽,是日同宿湖西定香寺)解釋: 《阮郎歸(為張平甫壽,是日同宿湖西定香寺)》是宋代詩人姜夔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紅云低壓碧玻璃,
惺忪花上啼。
靜看樓角拂長枝,
朝寒吹翠眉。
休涉筆,且裁詩。
年年風絮時。
繡衣夜半草符移,
月中雙槳歸。
譯文:
紅云低垂,宛如碧玻璃。
惺忪的鳥兒在花叢上啼鳴。
靜靜地觀察樓角拂過長枝,
晨寒吹動著嫩翠的眉。
停下手中的筆,暫且完成這首詩。
每年都有風吹起絮絮飛舞的時候。
繡衣的人在午夜時分離開了綠草,
月光中雙槳劃水而歸。
詩意:
《阮郎歸》是一首以湖西定香寺作背景的詩。詩中描繪了詩人在湖畔觀景的情景,以及對歸鄉和離別的思念之情。紅云低垂、碧玻璃般的景色,以及花叢中鳥兒的啼鳴,展現出靜謐而美麗的自然景觀。詩人感嘆時間的流逝,告別了寫作的筆,以詩歌表達對歲月易逝的感傷。詩中也暗含了離別的主題,表達了對歸鄉和離別的思念和祝愿。
賞析:
《阮郎歸》以細膩的描寫和含蓄的情感展示了姜夔獨特的詩歌才華。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詩人營造了一種寧靜而美麗的氛圍。紅云低垂、碧玻璃般的景色,以及惺忪的鳥兒啼鳴,給人以寧靜、和諧的感覺。詩人以細膩的筆觸描繪大自然,同時抒發個人的離愁別緒。
詩中的"休涉筆,且裁詩"表達了詩人的情感,他暫時停止寫作,將這首詩作為對時光流轉、離別的思考和告別。"年年風絮時"則映射了時間的流逝,人們在歲月中不斷離別和重逢。最后兩句"繡衣夜半草符移,月中雙槳歸"則描繪了離別的場景,以及歸鄉的喜悅。整首詩通過細膩的描寫,抒發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離別的感慨,同時也表達了對歸鄉和團聚的期望和希冀。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以其細膩的描寫和含蓄的情感,展示了姜夔的詩歌才華,同時表達了對時光流逝和離別的思考和情感。它是一首具有深情和留白之美的宋代詩作。詩詞:《阮郎歸(為張平甫壽,是日同宿湖西定香寺)》
朝代:宋代
作者:姜夔
紅云低壓碧玻璃。
惺忪花上啼。
靜看樓角拂長枝。
朝寒吹翠眉。
休涉筆,且裁詩。
年年風絮時。
繡衣夜半草符移。
月中雙槳歸。
中文譯文:
紅云低垂,如同碧玻璃。
在花叢上,鳥兒輕啼。
靜靜地觀看樓角劃過長枝。
晨寒吹動翠綠的眉毛。
停下手中的筆,暫且完成這首詩。
每年風起時,飄落柳絮。
繡衣的人夜半離開綠草地。
在月光中,雙槳一起歸來。
詩意:
這首詩以湖西定香寺為背景,表達了對歸鄉和離別的思念之情。詩人描繪了紅云低垂、碧玻璃般的景色,花叢上鳥兒輕啼的寧靜場景,以及樓角劃過長枝的美景。詩人停下手中的筆,暫時完成這首詩,表達了對時間流逝的感慨。他提到每年風起時,柳絮飄舞的景象,象征著歲月的變遷和離別的時刻。詩末描述了夜半離開綠草地的繡衣人,雙槳劃動在月光下歸來,寄托了對歸鄉和團聚的希望和期盼。
賞析:
《阮郎歸》以細膩而含蓄的筆觸描繪了自然景色和人情思念。紅云低垂、碧玻璃般的景色表現了寧靜和美麗,花叢上鳥兒啼鳴的畫面給人以和諧的感覺。詩人通過這些描寫,營造了一種靜謐的氛圍。他停下手中的筆,表達了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將這首詩作為對歲月變遷和離別的思考和告別。
詩中的"年年風絮時"描繪了時間的循環,每年風起時,柳絮飄舞,象征著年歲的更替和離別的時刻。詩末的繡衣人夜半離開綠草地,雙槳劃動在月光下歸來,表達了對歸鄉和團聚的渴望和期盼。整首詩通過細膩的描寫和隱喻的運用,傳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離別的感慨,以及對歸鄉和團聚的溫暖情懷。
這首詩詞展示了姜夔獨特的詩歌才華,以細膩的描寫和含蓄的情感抒發了對時間流逝和離別的思考和情感。它是一首具有深情和留白之美的宋代詩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