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之子雖美,而不通世務,他日曷能克其家”是出自《蘇軾》創作的“富人之子”,總共“14”句,當前““君之子雖美,而不通世務,他日曷能克其家”是出自第4句。
““君之子雖美,而不通世務,他日曷能克其家”解釋: 原句出自蘇軾(1037-1101)的作品《次韻子由試筆戲題富人之子》。這里需要詳細解釋一下。 首先,理解字面意思: "君之子雖美,而不通世務,他日曷能克其家" 這句話的意思是:即使富人家的孩子長得俊美,但如果他不熟悉世間事務,將來怎能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呢? 創作背景和感想: 蘇軾這首詩的創作背景可能與當時的社會風氣有關。宋代社會相對開放,但同時也有一定的門第觀念和社會階層差異。 從感想來說,蘇軾通過這句詩表達了對個人能力、社交能力和家族責任感的深刻洞察。 評價: 這句話形象生動,富有哲理。它強調了個人素質和社會實踐的重要性,以及家族管理和自我超越的責任感。這不僅是蘇軾個人的觀點,也是許多歷史文化人物共有的思想內涵。
查看完整““君之子雖美,而不通世務,他日曷能克其家”相關詩詞以及介紹... >>
上一句:“君之子雖美,而不通世務,他日曷能克其家 的上一句
下一句:“君之子雖美,而不通世務,他日曷能克其家 的下一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