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鬲溪梅令(仙呂調(diào)丙辰冬自無錫歸,作此寓意) / 作者:姜夔 |
好花不與_香人。
浪粼粼。
又恐春風(fēng)歸去綠成陰。
玉鈿何處尋。
木蘭雙槳夢中云。
小橫陳。
漫向孤山山下覓盈盈。
翠禽啼一春。
|
|
鬲溪梅令(仙呂調(diào)丙辰冬自無錫歸,作此寓意)解釋: 《鬲溪梅令(仙呂調(diào)丙辰冬自無錫歸,作此寓意)》是宋代姜夔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好花不與香人,浪粼粼。
又恐春風(fēng)歸去綠成陰。
玉鈿何處尋,木蘭雙槳夢中云。
小橫陳,漫向孤山山下覓盈盈。
翠禽啼一春。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冬日時光中的景象,以梅花為主題,表達了詩人的情感和思考。
詩意:
詩詞開篇表達了美麗的花朵與香氣相隔遙遠,好花卻無法與香人相伴的情感。接著描述了水面微波蕩漾的景象,暗示著風(fēng)起之后梅花凋零的可能性。詩人又表達了對玉鈿(美玉)的尋覓與思念,以及在夢中想象木蘭(花)和雙槳的情景。最后,詩人前往孤山山下,尋找盈盈(美麗)的景色,翠禽一春的啼鳴象征著孤寂的一年。
賞析:
這首詩詞以梅花為主題,通過對梅花的描繪和意象的運用,表達了詩人的情感和思考。詩詞開篇的"好花不與香人"表達了一種無法相伴的遺憾和失落。接著,詩人通過描繪浪粼粼的水面,暗示了梅花隨春風(fēng)而凋謝的命運,傳達出一種浮生若夢、時光易逝的感慨。詩中的玉鈿與木蘭、雙槳等意象,則展現(xiàn)了詩人內(nèi)心深處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最后,詩人前往孤山山下,尋找美麗的景色,這種追尋的行為可被視為對心靈寄托和追求美好的一種表達。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對時光流轉(zhuǎn)和生命無常的思考。同時,通過對梅花的描繪,詩人將自然景色與內(nèi)心情感相結(jié)合,賦予了詩詞深刻的意境和情感內(nèi)涵。這首詩詞在表達情感的同時,也借助了自然景物的描繪,使讀者在閱讀中感受到了一種對于美好和追求的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