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湘月 / 作者:姜夔 |
起幽適。
丙午七月既望,聲伯約予與趙景魯、景望、蕭和父、裕父、時父、恭父大舟浮湘,放乎中流。
山水空寒,煙月交映,凄然其為秋也。
坐客皆小冠綀服,或彈琴、或浩歌、或自酌、或援筆搜句。
予度此曲,即念奴嬌之鬲指聲也,于雙調中吹之。
鬲指亦謂之過腔,見晁無咎集。
凡能吹竹者,便能過腔也
五湖舊約,問經年底事,長負清景。
暝入西山,漸喚我、一葉夷猶乘興。
倦網都收,歸禽時度,月上汀洲冷。
中流容與,畫橈不點清鏡。
誰解喚起湘靈,煙鬟霧鬢,理哀弦鴻陣。
玉塵談玄,嘆坐客、多少風流名勝。
暗柳蕭蕭,飛星冉冉,夜久知秋信。
鱸魚應好,舊家樂事誰省。
|
|
湘月解釋: 從黑暗到。
丙午日七月十六日,聲伯約我和趙景魯、景望、蕭和父親、我父、當時父親、恭敬父親大船浮湘,把船放到江心。
山水空冷,煙月交相輝映,它是秋天的凄涼。
客人都小戴麻布衣服,有人彈琴、或高歌、或自己斟酒、或拿起筆來造句。
我估計這曲,就想想奴嬌的扁指聲音的,在雙調中吹了。扁手指也對他經過腔,見晁無咎集。
凡是能吹竹子的人,就能夠通過腔的
五湖舊約,問一年底事,長著清景。
黑入西山,漸漸地喚我、一片葉子夷也乘興。
疲倦網都收,歸鳥時度,月上沙洲冷。
中水流緩慢,畫彎曲不點清理鏡子。
誰解喚起湘靈,霧煙鬟鬢,理哀弦鴻陣。
玉塵談玄,感嘆觀眾、多少風流名士。
暗柳蕭蕭,飛星冉冉,夜早就知道秋信。
鱸魚應好,舊家樂事誰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