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是出自《蘇軾》創作的“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總共“5”句,當前“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是出自第1句。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解釋: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一首詞。這首詞是他在黃州(今湖北黃岡)任職期間所作,寓居定慧院時所思。 首先,“缺月掛疏桐”描繪了一個夜晚的景象:月亮殘缺掛在稀疏的梧桐樹上,營造出一種靜謐而略帶寂寞的感覺。 接著,“漏斷人初靜”表達了時間已到深夜,人們開始安靜下來。這一句強調了夜深人靜時內心世界的平靜與安寧。 感想方面,這首詞充分展示了蘇軾在貶謫期間仍然保持的豁達胸襟和深遠哲思。這種心靈的寧靜與開闊,即使面對困厄,也顯得尤為可貴。 評價方面,這句話無疑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情感深度。通過描繪夜晚景象、時間推移以及人內心的活動,蘇軾成功地營造出一種深邃而又平易近人的意境。
查看完整“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相關詩詞以及介紹... >>
上一句:當前就是第一句,沒有上一句了
下一句: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 的下一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