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雉朝飛操 / 作者:張祜 |
朝陽隴東泛暖景,雙啄雙飛雙顧影。
朱冠錦襦聊日整,漠漠霧中如衣褧。
傷心盧女弦,七十老翁長獨眠。
雄飛在草雌在田,衷腸結憤氣呵天。
圣人在上心不偏,翁得女妻甚可憐。
|
|
雉朝飛操解釋: 《雉朝飛操》是唐代張祜創作的一首詩。這首詩通過描寫朝陽的暖景和一對雉鳥的形象,表達了詩人的傷感和憤慨之情。
詩中描述了朝陽初升時的景色,使人感受到溫暖而宜人的景象。雉鳥兩只同時飛舞并互相照應,它們的美麗姿態在陽光下顯得更加奪目。詩人還用比喻的手法描繪了雉鳥的形容,用詞恰到好處,營造出早晨的寧靜和美好。
然而,在這美景之下,詩人的心情卻是沉重和傷感的。他提到了一位名叫盧女的女子,她因為壓抑的生活而感到痛苦和無奈。而詩中的七十歲老翁長時間獨自入眠,生活的孤寂和無助都被詩人揭示出來。他們的苦痛昭示著社會現實的悲劇和不公。
詩的最后幾句表達了作者的憤慨之情。詩人抱怨了社會的不公和不平等,表達出他內心的憤怒和不滿。他說道,“圣人在上心不偏”,意思是真正的圣人應該沒有偏心的情感,應該平等對待每個人。然而,現實中的社會卻充滿了不公和不平等。作者提到他能夠獲得妻子的七十歲老翁是多么的可憐。
整體上,這首詩通過描寫美好的景象和表達作者的悲憤之情,展示了唐代社會的不公和不平等。通過詩人對于社會現狀的揭示和批判,詩中蘊含著深刻的思考和認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