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上饒亭 / 作者:張祜 |
溪亭拂一琴,促軫坐披衿。
夜月水南寺,秋風城外砧。
早霜紅葉靜,新雨碧潭深。
唯是壺中物,憂來且自斟。
|
|
題上饒亭解釋: 《題上饒亭》是張祜在唐代創作的一首詩。這首詩描寫了一個人獨自坐在亭子里,彈琴抒懷的情景。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溪亭拂一琴,促軫坐披衿。
夜月水南寺,秋風城外砧。
早霜紅葉靜,新雨碧潭深。
唯是壺中物,憂來且自斟。
詩意:
詩人張祜在這首詩中以自然景物來烘托出自己內心的憂愁和孤獨。他坐在溪亭里,拂彈琴,坐姿緊湊,衣襟隨意擺開。月亮在夜晚映照在南寺的水面上,秋風吹過城外的砧木,落葉在早霜中靜悄悄地飄落。新雨下在碧潭里,潭水變得更加清澈。然而,詩人在孤獨之中,憂慮紛至沓來,只有自己斟酌著壺中的物品,平添愁思。
賞析:
這首詩通過自然景物如月亮、水、風、霜、葉子等來表達詩人內心的孤獨和憂愁。溪亭、南寺、城外砧木等地點和物品都是靜謐寂寞的,給人一種清幽的感覺。詩人用文字將這些景物與自己的內心感受相融合,形成了一幅意境深遠的畫面。整首詩既描繪了自然的美麗景色,又通過描寫詩人內心的憂愁和身處孤獨中的坐姿,展現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寂寞之感。最后兩句“唯是壺中物,憂來且自斟”表達了詩人心境的轉變和自我安慰的心態,雖然憂愁不斷,但他只能自己斟酌著壺中的物品,尋求一點安慰和慰藉。
整首詩以簡練的文字表達出了復雜的情感和思緒,展現了詩人的才情和對人生的思考。這首詩意境深遠,給人以韻味悠長的感覺,是一首具有觸動人心的作品。 |
|